次日早朝。
“陛下!”早朝开始行礼流程结束后,黄门侍郎裴炎便迫不及待的站了出来。
“爱卿有何事上奏。”李承乾问道。
李承乾心里奇怪,这裴炎今天是怎么了?平日里也没有见他这么积极发言,今天怎么主动第一个站了出来。
“陛下!臣恳请陛下处置反贼阿史那伏念和阿史德温傅,以示正听!”裴炎说道。
昨夜,裴炎想了一夜,今天无论如何也要让皇帝弄死阿史那伏念他们,这样才能削弱裴行俭的功绩。
“今日早朝,朕正要说起此事,不想裴爱卿抢在了朕的前面,提起了此事。”李承乾道。
“陛下!臣诚惶诚恐!”裴炎急忙跪下道。
“爱卿你有什么好惶恐的,朕又不是在责备你,你能提出惩治叛乱的罪魁祸首,是在替朕分忧!朕高兴还来不及。”李承乾道。
“谢陛下!为君分忧!此乃为臣的本分!”裴炎说道。
“好了!你说说看,应该如何处置阿史那伏念和阿史德温傅二人,以及一干从犯,朕想听听你的看法。”李承乾说道。
“臣以为理应将这二人斩首示众,以儆效尤!”裴炎说道。
“陛下!万万不可!”裴行俭听后,急忙出列行礼阻止道。
他可是答应过阿史那伏念,要力保他生命无忧!
要是不能让皇帝打消杀他阿史那伏念和阿史德温傅二人的话,岂不是说他裴行俭言而无信,大唐言而无信。
他裴行俭可是代表整个大唐前去讨伐东突厥叛乱,而非代表着个人。
“先听听裴炎怎么说,行俭,你暂时不要开口,等裴炎说完你在说也不迟,朕想先听听裴炎的看法,裴炎你继续说。”李承乾制止裴行俭,让裴炎继续接着刚才的话题说下去。
“诺!”裴行俭应道,只要有机会说,就还有希望,先说后说都一样。
“陛下!东突厥之所以会引发叛乱,皆是因为有阿史德温傅和阿史那伏念这样的人存在。”
“如果陛下宽恕他们,将会有更多的人举起反旗,效仿阿史那伏念叛乱……”
“伏念为副将张虔勖、程务挺所逼,又回纥等自碛北南向逼之,穷窘而降耳,臣奏请斩之。”裴炎小嘴巴拉巴拉的说了一大通。
李承乾听后眉头一皱,觉得裴炎说的很有道理,要是不严惩阿史那伏念等人。
会不会还有人也会向他们一样,也背叛大唐,那到时候,朝廷是不是还要宽恕他们。
前赴后继的叛乱,年年出兵讨伐,朝廷能支撑的住,又有多少人会因此丧命等等。
裴炎将不杀阿史那伏念等人的危害,以及后续会发生的,有可能或许会发生的后果,都清清楚楚的给李承乾呈述清楚。
说他危言耸听也是一点都不为过,关键在于皇帝是不是听进去了。
经过裴炎一番精彩绝伦的演讲之后,李承乾确实心里有些动摇,觉得裴炎说的也不错。
杀了阿史那伏念他们,或许真的能够一劳永逸也说不定,此时,李承乾对阿史那伏念已经起了一丝杀心。
“陛下!裴侍郎之言,臣不敢苟同!”裴行俭见皇帝有些犹豫,急忙站出来说道。
他怕现在不开口,等下就没有开口的机会。
“裴行俭,你有什么要说?”李承乾问道。
“臣以为阿史那伏念不应该杀,杀了反而不妙!”裴行俭说道。
“裴公,你莫要在这大殿之上危言耸听,混淆陛下的圣听,杀阿史那伏念是为了杀一儆百,震慑那些心怀叵测之人,让这些人不敢有非分之想。”裴炎说道。
裴炎说的再冠冕堂皇,其实也不过是嫉妒裴行俭的功劳罢了,所以想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来,降低裴行俭的威望。
“行俭,既然你觉得阿史那伏念不应该杀,那你说说为什么不应该杀?”李承乾问道。
“陛下!杀俘虏不过是一刀就能解决的问题,可是,杀了投降大唐的阿史那伏念,今后,还有谁愿意再投降大唐。”
“他们都知道投降是死,谁还敢投降,为什么不拼死一战,或许还能有一条活路,陛下可曾想过,这样一来,又有多少将士将会战死沙场。”
“阿史那家族是突厥的王族,要是杀了阿史那伏念,恐怕东突厥,乃至整个突厥都会因此奋起反抗,自此西域将无宁日。”
“况且,臣答应阿史那伏念,只要他能够投降,臣便会力保他性命无忧!浑、浚争功,古今所耻。但恐杀降,无复来者。”裴行俭说罢,行礼参拜。
“你们的意思朕都明白!说的都有理,这让朕如何决断,诸位爱卿有何不同意见!不妨说出来听听。”李承乾一副为难道。
其实他在裴行俭说出最后一句:浑、浚争功,古今所耻。但恐杀降,无复来者,便有了决断。
裴行俭说的浑、浚二人其实是西晋灭东吴的两员大将王浑和王浚二人。
他们二人一同率军攻吴王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