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下转着念头,红药随在芳草身后,自东五长街夹角的细巷穿过,行至尽处,便是东二长街,沿街再行上百余步,便是启祥宫。
立在东二长街的街尾,红药抬头望去,但见远处的启祥宫门扉紧闭,墙头琉璃瓦铺金碎玉,在阳光下泛出耀眼的光泽。
在启祥宫左近,另还有几所形制相同的殿宇,同样是二进的院子,同样宫门深闭,俱皆依长街而立。
当此际,行柳垂烟,不见行人,唯满地白晃晃的阳光,竟连一声蝉鸣亦无,安静得仿若无人居住。
“就是这里了。”芳草在前引路,将红药领至启祥宫门前,两个人立在树影下,先自整衣理鬓,收拾齐整了,她才上前拍门。
“啪、啪”,数声寂寥,在这长街之上激起回音,错耳听来,便如寒夜谯鼓,有一种难言地涩然。
红药怅怅举眸,望向前方,眼前似又现出当年宫苑冷寂、满目萧索的情形来。
“谁啊?”角门应声而启,一个矮胖的小太监闪身而出,见来人是芳草,当先便笑出了满脸的花:“我说这是谁呢,原来是小草儿,你来作甚?”
他的语气甚是亲热,显是与芳草熟识。
芳草亦朝他笑,行止间仍旧恪守礼仪,恭声道:“小许公公有礼了。劳您驾向徐昭仪报一声,就说是于司设使了我们来取东西的。”
“好说,好说,徐昭仪正在呢,咱家这就去报。”那许姓小监笑眯眯地道,似是对芳草的态度很是满意,很快便又缩回门内,旋即一阵脚步声杂沓,想是往里通传去了。
门前重又变得寂静,偶有风来,满街皆是树叶飒飒之声,闭目听去,倒像是正临水而立。
“红药姐姐,等一时进去了,旁的皆可,只切莫高声,充嫔娘娘身子不大好,最怕外头吵吵了。”芳草悄声提醒了红药一句。
红药忙点头:“我知道了,多谢你提点。”
自当年那一病之后,充嫔的身子便始终不大好,红药亦是知晓的。
芳草笑着摆摆手,不再说话,红药亦敛容垂首,眼观鼻、鼻观口,目不旁视。
夏风轻缓,自二人身边拂过,高高的宫墙内斜出几茎花枝,风过处,花叶交错,携了浅浅细细的香。
红药恍惚了一下。
许多年前,她亦是此间居客。
在湘妃还是湘妃的时候,她们便住在启祥宫。
而此际,故人远在宫外,尚不曾与红药谋面,可红药此刻忆及,却犹若当年。
那委实是一种极玄妙的感觉,似有若无,说不清、道不明,冥冥中似有天定。
蓦地,耳畔传来一阵足音,拉回了红药的思绪。
“郑姑姑出来了。”芳草引颈向前张了张,轻声说道。
红药也自门缝中瞧见,有二人正沿抄手游廊行来,一个是方才的许姓小监,另一个,则是徐昭仪身边的掌事宫女——郑喜枝。
老熟人了。
红药唇角动了动,欲要撇嘴,到底还是忍住了。
前世时,她可没少与这位郑姑姑打交道,次次皆落下风。
说来,这郑喜枝亦委实是个再精明不过的主儿,运道更是好得出奇,红药被放出宫时,郑喜枝已是坤宁宫的掌事宫女,颇得那位新皇后的赏识。
便在红药思忖间,郑喜枝已是满面春风地走了过来,笑着向芳草打招呼:“哟,今儿怎么是你来了?我还当小许子诳我来着,却原来真是你,不枉我出来瞧上一眼。”
芳草亦是满脸的笑,屈膝道:“郑姑姑好。您怎么亲自出来了?”
二人皆是客气到了十分,然说话声却压得极低,显是因了充嫔之故。
一时寒暄已毕,郑喜枝瞥眼瞧见红药,便又弯了眼睛笑:“你们于姑姑好利的眼,挑的人一个赛一个地水灵,这一个虽面生,我瞧着倒有两分面善,可见咱们有缘。”
一番话亲热得体,便是讨好,亦自妥贴。
尚寝局也算天子近侍,故诸嫔妃皆高看一眼,连带着底下的人也十分恭维。
将二人引进门后,郑喜枝便不再言声,一行人安静地穿廊绕柱,去了徐昭仪所住的偏殿。
徐昭仪早便端坐着相候了,见了她们,又是一番客套,不必细说。
待行礼毕,红药不着痕迹地扫眼望去,却见徐昭仪身形丰腴、面如满月,笑的时候,颊边梨涡隐现,倒是一脸的福相。
一眼看罢,红药复又敛眸,脑中将前世所知过了一遍。
徐昭仪的结局,她已然记不太清了,只知她与充嫔一样,始终不曾了晋位份,直到建昭帝驾崩时,仍旧只是个昭仪。
再往后,红药便没见过她,也不知她是进了冷宫,还是去了皇觉寺,抑或,成了乱军刀下的亡魂。
红药低垂的眸子深处,划过了一丝极浅的戚色。
谁又能想到,这玉楼金阙地、繁华锦绣乡,竟遭过两度血洗?一次是诚王登基,是为元光帝;另一次则是元帝之子——五皇子践祚,是为鸿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