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长安小饭馆> 第77章情敌是与非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7章情敌是与非(1 / 3)

邵杰是个说话做事爽快的, 不两日便来与沈韶光说,请她去与祖父见一面。

因沈韶光女郎家, 不便随邵杰直接去邵家做客,见面便安排在东市桂香园。

听邵杰说,老翁上了年纪,腿脚也不那么利便了,但每日都要去花糕作坊坐一会儿,看庖厨们做糕,看客人们买糕,有时候还会就着茶饮吃一块两块。

这么大年纪还吃甜食……沈韶光预设的邵家老翁是个腰带十围的胖老头儿, 没想到老翁又干又瘦,约莫七八十岁, 腰板儿挺直, 精神矍铄的样子。

沈韶光上前施礼,口称“邵公万福”。

邵家老翁笑道:“小娘子请莫要多礼。”又请她坐。

沈韶光坐于客位,邵杰也在老翁下首坐下, 仆妇端上茶饮来。

邵家老翁上了年纪,便不大遵什么男女之妨了,仔细端详这沈小娘子, 果然一副聪慧长相, 举止也娴雅, 到底是识文断字的世家贵女。

前阵子送去秦仆射府的七夕糕, 秦太夫人称赞“庶几有些‘雅’的样子了”。秦太夫人一辈子的世家贵妇, 年轻时是京城有名的才女, 能得她赞一句“雅”,可见确实不错。又有好些住在崇仁坊的外地官员士子客商来买花糕,总要赞一句“到底是京华,做个糕也如此雅致。”

这样的话,邵老翁这阵子在店里听了不少,即便没有得实际的财利,单这些名声,也已经是财富了——邵老翁精明了一辈子的人,很懂“令名”的价值。更何况,账本子上也显示,自有了九郎提议的这些变革,差不多每个月与去年同时间比,都多了三四成的利。

只可惜想出这样主意的是别家小娘子……

邵老翁在心里遗憾着,嘴上却客气:“某要先谢过沈小娘子。听九郎说,小店里花糕的新鲜样子都系小娘子指点的,客人们都夸呢。”

沈韶光连忙谦虚:“如何敢称‘指点’二字,不过是敝店一些卖糕的小主意,能得邵郎君青眼,愿意在贵店试行,此儿之荣幸也。”

“小娘子小小年纪,能想出这许多办法,着实灵慧。”邵老翁再夸一句。

“小心思而已,还请邵公莫要见笑。”

一老一小又客气了两句,便渐次说到正题。

“九郎说小娘子有心于别的坊开设分店,怎么不去东西市呢?”

沈韶光便把曾经与邵杰说的再条分缕析了一遍,又笑道:“东西市开大酒肆固然好,但与依样儿而行比,到底风险更大一些。”

邵老翁点头,小小的年纪,竟然耐得住性子,管得住心思,是个沉稳的。

“只是若都是小酒肆,虽盈利不少,却难创下大名气。”说到底,邵家如今的买卖,都与当年那个“花糕员外”的名号有关,故而邵老翁对“声名”一事格外重视。

“固然东西市人流大,能更快地创下名声,但把店开设于各坊,只要能立住,也能得到实在的口碑。邵翁试想,若长安城东南西北中,每几个坊便有一家分店,让玛瑙肉、翡翠圆子成为大家口淡时便想吃、又能走几步就能吃到的东西,时间长了,这甚至能成为一代人的味道回忆……”

邵老翁笑起来,小娘子好口齿。

邵杰颇为与有荣焉,到底是我看中的人……

沈韶光微笑,到底农村包围城市,还是城市推向农村,各有各的好处,就看适合不适合了。

“不知邵郎君可曾与邵公提过儿曾于节庆时去曲江摆摊子的事?”

这个邵杰确实没说,邵家花糕当初也是从小摊子开始的,邵老翁颇有兴致地看着沈韶光。

沈韶光与他说起几次曲江摆摊儿的经历,“当时江边买饮食的客人后来有不少专门找来崇贤坊吃饭的,并成了小店的常客。东西市人流大,我们亦可时不常让人带着‘流动餐车’来这里卖些特色小食,不为赚钱,就为赚个脸熟,混些人气。”沈韶光提出的分明是后世快闪店的概念。

这样的理念自然是超前的,但又不是全然超出现实、不可操作,邵老翁浑浊的眼中闪出光来,“小娘子此计甚好!”

邵老翁一辈子的老商人,有的是经验,沈韶光则沾了穿越的便宜,有开阔的眼界和千年积淀,两人有问有答,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