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太后的再度崛起对元渊等人而言自不会是一个好消息,这不由是让知晓此点的张景宗打心底陡然生出一丝大胆的想法。 当然,纵然心头已做千万般思索,可这一切的前提还都必须要落脚于现实。 当下张景宗闻言起身后对元渊仍是恭敬有加,而元渊见张景宗尽管年纪轻轻又助自己击败柔然立下大功但言谈举止都未有丝毫居功自傲也是忍不住微微颔首,正巧此刻他急需一名了解北地局势的自己人,如此情况张景宗自然是再好不过的选择。 顺理成章,两人立时便就柔然入侵以及北地形势等事浅浅交谈起来。 不过谁也不曾想到正是在这一番战场之上的浅浅交谈中令元渊不禁发现张景宗对于边关军镇乃至是整个北地的了解都极为深刻,全然不像是不久前才被贬官至此的外乡人,倒像是土生土长的边户。 这一点让元渊进一步对张景宗刮目相看起来,在元渊眼中如果说前番张景宗及时率军从怀荒镇赶赴雁门关是他忠于朝廷的表现,那么其麾下一千四百精骑助自己击败柔然大军便是张景宗实力的证明,而此番浅谈中张景宗所展现出的敏锐嗅觉与大局观,以及对军镇积弊一针见血的指出则完全是其出色政治天赋与军事天赋的双重表现。 这不由是让元渊喜出望外,他是当真没有料到自己此番刚出雁门便遇上了这么一个被老天爷送到自己跟前的宝贝! 没错,在此刻元渊眼里张景宗无疑便是一块确确实实的金疙瘩。 先前已曾提过当下元渊所要面临的局势可一点都不简单,此时整个雁门关外属于魏朝的千里之地都已是一片混乱,柔然人所统领的草原各族,以六镇为首不遵朝廷号令的军镇,流离失所的百姓以及大量的行商,盗贼甚至是乱军都因为战乱而汇聚在此,对于兵力有限的元渊而言想要在这样一片乱麻中理出头绪让北地重复安定可谓困难重重。 饶是眼下已经率先击退了柔然两支大军中的一支,可情况依旧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因为随着柔然人南下初始至今,但凡实力不弱的草原各部几乎都已是抢到了自己想要的粮食与财帛,他们进攻不下雁门,退不愿移居北地,只能是在最后缓缓归于草原,别忘了在那边正遭遇着饥荒的草原上还有着他们面黄肌瘦的族人等待其归来呢! 可以说到目前为止柔然人几乎已经完全的发挥了自己的破坏力,他们抢走了足够的资源,造成了足够的杀戮,他们唯一遗漏的,或者说刻意忽略的只剩了各军镇。 因此无论此番元渊是否一举击溃了这支人数多达数万的柔然人,对于北地苦难的百姓们而言都没有太大影响,唯一的区别只是各个面对朝廷号令阳奉阴违,面对柔然南下屈膝上贡的军镇是否会因此役被元渊大军震慑,是否切实感受到了朝廷仍旧具备的庞大实力。 在这样的情况下张景宗的到来对各军镇来说无疑是一个明确的信号,对元渊来说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他代表着怀荒镇已经选择牢牢站在了朝廷一方,他代表着边关六大军镇之一的怀荒镇已经做出了选择! 有了张景宗的帮助,携大胜柔然数万骑军威而下的元渊在面对诸镇时便增添了许多底气,加之有着朝廷大义在手,元渊不难想象只要自己率军完全挺进北地,那么诸多小镇定会立时重新坚定的站在朝廷一边,而到了那时便是兵强马壮如武川也需得再掂量掂量自己是否有着不遵朝廷号令的实力! 即便退一步而言,就算真要打起来有张景宗这么一个熟知北地形势的自己人,元渊自认也可立于不败之地。 这让元渊是越看张景宗越加顺眼,张氏一族本就是众所周知效忠皇室的忠臣,也正因如此才被贬官至此。 尽管此番贬官的始作俑者正是自己的同族,又与自己此刻站在同一阵线上的元叉,可在元渊眼里这都不能被称为是问题,因为在他看来既然张景宗的能力与忠诚都不是问题,那么只要张景宗能够帮助自己解决眼下的困局,自然也就是相当于帮助了元叉以及整个元氏宗室。 到了那时让其回到洛阳官复原职甚至是加官进爵还不是元叉一句话的事吗? 念及此元渊轻轻拍了拍张景宗的肩头说道:“贤侄,此番本王北上平乱还需你多加出力才是。” 元渊此刻笑意盎然,张景宗听在耳中却是心头陡然一震,若不是眼下元渊正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己他真想回过头大加赞扬力主自己率军前来雁门的苏绰。 一切正如其所料,朝廷对于边关六镇的态度已经较之先前的放任不管有了本质变化,元渊这趟率军挺进北地可不仅仅是为了驱逐柔然,其实质目的而是平乱!平一切的乱! 当下张景宗没有半分犹豫,立时肃然应道:“王爷放下,末将全凭王爷调遣!!!” “好!” 。。。。。。。。。。。。。。。。。。。。。。。。。。。。。。。。。 元渊显然是没有更多时间与张景宗一直这么交谈下去,一个时辰后,负责打扫战场统计伤亡的军官便已是将有关此战的大部分情况统计完成。 元渊并未有刻意要隐瞒张景宗的意思,而当听过军官的禀报之后张景宗也是不由自心底长长发出一声感叹,元渊此战一力发动夜袭,纵然战事一度陷入胶着可最终却是有惊无险获得一场大胜。 此刻再回头来看,魏军此役出动骑军一万,步军三万以合围之势夹击柔然大营,虽歼灭以柔然为首的草原各族联军多达三万三千人,俘虏五千人,仅仅放跑了不到六千人,可反观魏军自身的损失也端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