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良玉知道,孙可望同样也清楚,如果在马祥麟人生中的最后一战,襄阳保卫战中,若是马祥麟自己想要弃城突围,别说五十万大西军,就是十万八旗铁骑也根本不可能拦得住他。
当年浑河大战,马祥麟与三千石柱军被倾巢而出的十万八旗军包围,祥驎公被飞矢射瞎了一只眼睛,重伤之下照样能杀出了一条血路。
十万八旗军都奈何不了祥驎公,张献忠那群乌合之众,又怎能困得住一只麒麟兽呢?
而孤守襄阳的马祥麟,面对五十万大西军,守城数月,就是不肯突围。
在城破殉国之前,他写给了秦良玉一封绝笔,信中说:“儿誓与襄阳共存亡,愿大人勿以儿安危为念!”
而秦良玉在给自己独生子的回信中只有一句话,共五个字:“好!好!真吾儿!”
也许这五个字是秦良玉用滴血的眼泪写的吧?
秦良玉枪尖抖也不抖地指着孙可望的鼻子,眸光古井无波,声音苍凉如洪钟大吕:
“执干戈以卫社稷,这是我秦家的组训;‘马革裹尸’这句成语,便是出自我夫家的先祖忠显佑顺王,伏波将军马援的典故。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忠君报国、忍辱负重。
我马家的先祖,自先秦至今,只有赵奢、马援、马超、我亡夫马千乘和我儿祥麟这样的最勇猛最无畏的战将。
绝没有出现过一个出卖国家,临阵脱逃的叛徒和懦夫,你说你不懂我儿当年为什么不肯突围,那是你这样人,根本不配懂得。”
秦良玉为何说赵奢是她丈夫马千乘和儿子马祥麟的先祖呢?赵奢不是姓赵吗,又不姓马。
赵奢,赵国名将,也是战国时期东方六国八大名将之一,与吴起、孙膑、田忌、廉颇齐名。
位列唐朝追封的古代六十四名将之一;位列宋代追封的古代七十二名将之一,两千年来一直配享历代皇朝的祭祀大典。
秦赵的阏与之战中,赵奢仅以一万赵军大破秦军主力,其用兵之法自成一家,智谋不让白起,勇悍比肩乐毅。
始皇扫六国,赵国灭,赵奢后人担心秦人报复,隐居避难,因赵奢的封号为马服君,赵氏一门便从此改姓为马。
这便是赵奢后人姓马而不姓赵的由来。
而到了后汉复兴,光武帝刘秀麾下云台二十八将,不过其中并没有马援。
不过这并不是因为为后汉天下东征西讨,西破羌人,南征交趾的马伏波不够资格。
这其中原因很多,其中一个原因便是马伏波的功勋位列云台二十八将中绝大多数人之上,而他麾下的勇将和门徒,比之云台二十八将麾下勇将和徒众的总和几乎还要多。
马援的影响力让汉家天子颇为忧心。
连马援的副将马武都位列二十八将之列,马援当然够资格。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另外还有便也是帝王心术。
光武帝晚年刻意打压马援,因为他最看重马援和马家,想通过自己打压,而到了儿子明帝时期在任用马家后人。
而云台二十八将并非光武帝评定的,而是他的儿子明帝刘庄。
不过要问明帝刘庄因何也没有让马援入列云台,这便是因为另一个因素。
因为明帝评定的云台二十八将里,不包括外戚。
而明帝的正宫皇后,便是马援的小女儿,后汉的一代贤后,汉章帝的养母明德马皇后。
马家在汉代除了伏波将军马援之外,还有三国时期的五虎将之一马超,这些名字早已尽人皆知,根本无需赘述了。
面对秦良玉咄咄逼人,说他这样的乱臣贼子根本不配懂得马祥麟为什么执意赴死,孙可望自嘲一笑。
“大都督说的是,我孙可望是不配,大都督今日来我阵前兴师问罪,是不是还要证明因你马家先祖的事迹而出现的另一个词汇,‘老当益壮’啊?
大都督年纪不小了,而似乎火气更大,真的让小子有些诚惶诚恐了。”
从孙可望的言辞能看得出,他已有些恼火,秦良玉却是面无表情地哼声道:
“哼,老当益壮是吗?本督倒是不敢当了,本督于二十六岁那年,第一次领兵平定播州杨应龙之乱。
与我亡夫两人两骑,连破杨应龙的五道营阵五千叛军,万军之中,砍下叛军数员大将的首级,而后率五百军卒追击,将五千叛军全部击灭。
天朝八路大军平了杨应龙之反,本督与亡夫功居川南路第一。
从那第一战开始,至今以四十余载。
本督打了一辈子仗,似乎也感觉现在已经老了,只是很少从他人口中听到说本督已经老了。
本督年已古稀都未曾尝试一败,确实也有些好奇打败仗的滋味,不如你小子这便试试,看能否打败本督的一万白杆兵?”
秦良玉可不是吹牛啊,数十年中,白杆兵经历过一场战败,那场战役是崇祯十二年,张献忠第三次入川,三万白杆兵一战便损失了九成。
只是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