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家带口的到了阴间中, 李建成都三十八岁了, 他的五个儿子从十几岁到几岁不等,还可以互相照料, 李元吉才二十五岁,的五个儿子却都很年幼, 一个个只知道哭哭啼啼, 烦的他把儿子们吼了一顿:“哭什么哭!咱们都死了, 哭也活不回去!”
长安城隍又安慰二人:“天无二日民无二主,和阴间不一样,为了争权夺势人们什么事干不出来?亲爹都能杀,何况是兄弟。”
李建成当然懂这个道理,但有句话说得好,听过那么多道理, 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他是准备慢慢的夺走李世民的精兵强将,官职,断去老虎的爪牙, 然后给他一个闲散的差事或是什么差事都没有, 最好李世民能聪明的去沉溺酒色示弱……完完全全被新君掌握。
没想到李世民不只是思念母亲,临近中年还隔三差五哭一哭的人, 他不仅心狠手辣, 还很果断。
这和二人经历有关, 李建成一直跟着李渊,做的都是准备工作,治国不是一把手, 管后勤提供粮草也不是一把手,凡事都要有所顾忌。
而李世民则不同,十几岁起开始征战,他做的是什么事?敌军人数比自己多个几倍,但整体质量不行,干!敌军大营乱了,跟我冲!抓住了?投降的归我!不投降的杀!
擒贼先擒王和慈不掌兵这两个词,在玄武门之变中展现的淋漓尽致。
真正悬而不决的人是陛下,维持平衡是一个皇帝该做的事,不能在两个儿子之中做出选择也是慈父该做的事。
李渊能怎么样?废掉没有大错的太子,立战功卓越的秦王?
杀掉战功卓越的秦王,保住皇帝的延续——太子?
不,他不需要选择任何一项,因为不论是谁继位,李渊都能说:我是你爹!对爹好一些。
李建成仔细想了一路,虽然还是头疼,脖子疼,觉得脖子上有刀口往里灌风,但还是想明白了,自己按照太子应对兄弟夺权的方式应对他,李世民按领兵打仗攻克敌军直取皇城的方式应对自己。这倒不假,在他当皇帝的道路上,自己和父亲都是他的敌人。
太子的应对没有什么大问题,在儒家体系的政治斗争中,在那未曾言表但应用千年的文斗规则中,他做的非常符合标准。文人的斗争争夺的是君心,抓住皇帝的心就拥有了一切,设鸿门宴请客然后暗杀那种莽撞事做出来,会落人口实,招致千古骂名,太子不需要也不能做这种事。
但李世民不打算受这规则的影响与约束。他在意骂名,更想活着。
背水一战时任何事都不重要。
地府见过的大人物是在太多,太子虽然属于稀有身份,林林总总也有几十个,轻车熟路的把他们安排好——有成百上千忠于太子的人死下来了,但李建成本人又没有什么出色的指挥战斗的能力,这些忠于太子的人也未必认得他长什么样,而且最近应该没心思挑衅阎君。
阎君们平静的就好像没接到这份消息一样,倒不是他们心若止水,实在是刚刚度过了十六国和南北朝,那些离奇非人刺激的故事近在眼前。周、隋两朝的事儿也差不多刺激,一个皇帝大半生只有皇后一个女人,比太子被杀更离奇。
只有嬴政和秃头阎君低声交流着关于这次政变的意见。
回首过去的政变,展望未来会有的政变,这次干的最像一场战争,一场熟练的决胜战争。
“有这么多人忠于李建成。”
“忠于太子。”忠于这个身份和自己所得的恩惠。
有猫阎君身边躺着一只壮汉,壮汉百无聊赖的伸手扒拉老婆身上的披锦,她写字时身上的披锦也随着手腕轻轻移动,壮汉出神的盯着披锦末端拴着的小毛球,爱爱爱。
二人和十个孩子一起被带到阎君殿前,得由阎君来决定他们接下来在哪里生存。
几位阎君现在都在别离和庞大的工作量压的蔫蔫的,话都少了。
秃头阎君:“我认为关在敌镇里。”他们是皇帝的敌人。
有猫阎君:“嗯。。。”
无华阎君:“他娘死下来好多年了,该他们团圆。”
单身阎君:“说得对,也应该让窦氏知道发生了什么。”
祖龙阎君:“为李世民做好准备。”大部分母亲都心疼儿子,不知道窦氏知道儿子自相残杀之后,会怎么对待即将登基的李世民。他们必然能在帝镇中团圆。
李元吉叫到:“他连兄弟都能杀,必然是昏君,阎君赶紧把他杀了,以正风气。”
秃头阎君:“呵呵,我们从来不管人间风气。”
明君想要的应有尽有,昏君被人嘲笑奚落殴打欺凌。
如果我们能管,早就动手了。如果杀人放火的人当时就死,谁还敢胡作非为?我们只能管鬼啊!
李建成也很疑惑:“人都说天无二日民无二主,阎君却有五位?”
非常朴实无华的阎君说:“对,我们人多,心也齐。你们人间就是想不开,你们俩都当皇帝就完事了,家里有多大地方,还要分,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