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峻,山高水险,是天然的屏障。朝廷派明军去征缴,都被叛军打的丢盔卸甲,狼狈而逃。这时候,秦良玉助明军清叛,她的三千白杆兵大放异彩,无论山峻岭高,白杆兵都能出奇而至,宛如神兵天降,而且特别勇猛,所向披靡,令叛军闻风丧胆。
秦良玉极为忠义,朝廷每次号召征兵都积极参加,而且自筹军饷。明末白杆兵先后参加了平播、平奢、援辽、抗清、勤王、剿匪诸役,功勋赫赫。
这次援助辽东,本是辛明向万历提出的派兵要求,但万历不舍得花费银子,无兵可派。便在全国号召自筹军饷援辽,响应的只有秦良玉的白杆兵和戚金的浙兵,各自四千人。秦良玉负责押送后勤辎重,到沈阳来的是她的两个弟弟,秦邦屏和秦民屏。
听这几个白杆兵说话,是四川方言,完全听不懂,好在军中有四川兵,找来翻译,原来沈阳危机,白杆兵和浙军一共八千人,连同辽阳总兵朱万良、姜弼率领的一万人都已经渡过浑河,就驻扎在不远处。
辛明闻言大喜,历史的轨迹果然重现了,历史上,白杆兵和浙军就是援助沈阳,来到浑河附近,但沈阳破城太快,已经来不及救援了。两支部队却没有撤退,而是在浑河附近和女真人来了一次血战,其英勇惨烈程度,在历史上非常有名,史称——浑河之战。
辛明让这几名白杆兵带自己去见他们主帅。原来他们驻扎地方并不远,翻过一片土坡,穿过一片树林,只见浑河岸边黑压压一片人,分成两个营地驻扎,中间一座营帐中有灯光透出,诸位将领正在此议事。
辛明带着贺世贤和袁应泰二人一起走进营帐,在营帐门口,就听到有人在大声争辩。
“现在沈阳已经被女真人包围的铁桶一般,根本进不了城。而且女真人也有大炮了,这好似如虎添翼,沈阳根本守不住了,咱们应该撤退。”这是辽阳总兵朱万良的声音。
“咱们是来救援沈阳的,敌人兵多势大就得撤退吗?这不就是怯敌吗?”说这话的是浙军首领戚金。
“哼!年轻人不知天高地厚,根本不知道女真人的厉害,咱们这点人马冲上去,还不够给人家塞牙缝的呢!我看咱们还是退回辽阳保存实力为上。”另一个辽阳总兵官姜弼说道。
“观望不救,坐看友军遭难,我们土家人虽不懂你们汉人的仁义之道。却从来不做那样的事情。”这话带着四川口音,是秦良玉的弟弟秦邦屏。
她的另一个弟弟秦民屏也用着四川话大声道:“要不去救沈阳,咱们准备了三年,又是为了什么?”
登时,大帐中分成两派,吵个不停。直到辛明三人缓步走入,才安静下来。
贺世贤指着辛明介绍道:“这就是辽东经略辛明。”
戚金和秦氏兄弟没想到辽东经略是这样一个年轻人,不禁同声噫了一声。一名身材高大须发皆白的老将过来拜见,自称总兵陈策。原来浙军和川军虽然都有各自首领,但只是副总兵。朝廷还派了一名总兵官,叫陈策,总管这些队伍。
陈策、戚金和秦氏兄弟纷纷过来拜见辛明。但朱万良和姜弼二人却只是对袁应泰拱拱手,对辛明置之不理。
贺世贤大怒喝道:“你们两个怎么不拜见辛经略?”
朱万良冷笑:“什么‘辛经略’,他早就不是经略了!”
陈策等人从山海关过来之后,急匆匆的直奔沈阳而来,还没听说过辛明被撤职的事情,不禁面面相觑。
姜弼冷笑:“他违抗圣旨,已经被圣上撤职,现在新的经略大人是辽阳的赵兴邦赵大人,辛明不过是个阶下囚而已。”
贺世贤大怒,呸了一声,道:“我看你们才像阶下囚。辛经略心系百姓,为了辽东百姓殚精竭虑,甚至不惜牺牲性命,如此忠义令名,谁人不知,谁人不晓,他就是辽东百姓心中的经略。”
朱万良冷笑一声,“百姓心中认可有什么用处,在朝廷、圣上的心中你就是一个待斩的囚徒。袁大人,你说是吧?”
袁应泰默然片刻,忽然拱手道:“辛明虽然被朝廷撤职,但他确实大仁大义,所作所为都是为了辽东百姓,这是古代圣贤所为,在下心中佩服。”说完,向辛明拱了拱手。
辛明倒很意外,微微点头。袁应泰虽是东林党人,愚忠到死。但他也读圣贤之书,不昧着良心说话。辛明在沈阳的所作所为确实是大大的义举。
姜弼冷笑:“他‘大仁大义’,怎会出现在这里,不应该在沈阳中守城么?”
辛明道:“我们是从沈阳中冲出来的。”他简略的把尤世功带着五千明军和女真人血战,吸引开敌人围城主力的事情说了。
还没说完,朱万良先嘲笑起来,道:“你说的大仁大义在哪呢!让队友吸引敌人,你自己逃出来,沈阳的满城百姓你都不顾了?都丢给敌人了?这也叫仁义么?”
辛明缓缓道:“满城百姓,一共七万人,就在不远处的桥上过河呢!”
众人一起大惊,连陈策几人也很吃惊,这样的大撤退从来没听过。
辛明把撤退的计划简单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