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政策司?”徐广禄忍不住重复了一遍。
“对的,就是产业政策司。国内的进口车以及国产车的采购,主要就是由他们负责主导,其余的部门进行协调配合,他们的李明哲李司长,你也是见过的。”孙世民点头道。
“好像有点印象。”徐广禄眼帘下垂,略作思考,“那他们司里面有没有说什么时候能够给出回复,厂里面还有一堆事呢,我等不了多久。”
“今天晚上吧,应该就能联系到李司长,不过也说不准。你要是有事,明天一早就先回去,有什么消息我会第一时间通知你的,到时候需要你准备什么材料,你再跑一趟燕京就是了。”
“为今之计,也只能这样了。”徐广禄点头道。工厂里面进行的工艺完善,徐广禄怕自己不在,赵柯他们会束手束脚的,有他在,赵柯与周景明心里也踏实,相比较要来经费搞技术改造,徐广禄心中更惦记着的,还是完善工艺,毕竟这个能够解燃眉之急。
“先去吃饭吧,下午我再去产业政策司跑一趟,你等我消息就可以了。”跑了一上午,孙世民也确实饿坏了。
“走,中午出去吃,算是我答谢你的。”徐广禄拿好公文包,犹豫了一下,还是小声的问了一下,“你刚刚说李司长去申城考察去了,是为了那个和德国的合作项目吗?”
采购车辆只不过是产业政策司的一个兼职工作罢了,从部门的名字就可以看出,规划我国汽车工业的产业布局与发展政策,才是他们的主要职责。
孙世民点点头,然后悄悄地伸出三个手指头,“已经确定落户申城了,年产量能达到3万辆!”
“3万辆?这么多!”徐广禄忍不住惊呼道。
那可是相当于他们轿车厂六年的产量呢!
“嗯。据说最初的谈判结果是年产量15万辆,但是德国那边临时反悔,担心会有财务风险,甚至一度想要取消这个项目,后来还是咱们的饶部长亲自出面,提出缩小合作规模,由年产15万辆变为3万辆,这才保住了这个项目。”
徐广禄默然,除了敬佩饶斌的审时度势之外,此刻占据他心头的,则是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时候,我们自己的汽车厂,也能达到年产3万辆的规模呢?
***
厂区图书馆。
用了一上午的时间,周景明终于是摸清了总装车间的相关情况,此刻正在整理材料,准备动手编写工艺文件。
至于为什么会选择在图书馆,而不是像以前那样留在宿舍,恐怕只有周景明自己清楚了。
今天图书馆值班的,依旧是何颖卿,还是那一身普通的工作服,不同的是今天的她,扎着两个马尾辫,从后面看过去,甚是可爱。
算起来,周景明也有两天没有看到她了。
刚忙完借书工作的何颖卿,无意间转过身一看,却发现周景明居然在注视着自己,见何颖卿看过来,周景明也不慌张,伸出右手冲着她招了招手。
何颖卿也没想到周景明居然会对她挥手,犹豫了一下之后,还是微笑着轻轻挥了挥手,作为对周景明的回应,然后就迅速转过头,不敢与周景明对视。
打完招呼之后,周景明把心思重新放回到工作上,开始认真地整理资料。工艺文件的编写并不难,只不过现在还没有无纸化办公,所有的文件都要靠自己手写,涉及到一些装配顺序的,周景明还得作图明示,这一点倒挺烦人的。
不过文件的编写花不了多长时间,周景明也不打算立刻就编写,他首先要做的,就是将工艺文件中涉及到的所有工装的图纸,全都画出来,标注好尺寸与加工精度,尽快的加工出来。
当时拆装变速箱的时候,周景明就已经下定决心,找个机会一定为总装车间做一些工装,用机械力代替人力,减轻工人们的劳动强度,既然现在开始完善工艺了,工装的制作自然就要纳入到工作计划中。
虽然大部分工装加工起来并不难,但是有几个工装的结构还是比较复杂的,光靠厂区内的机床还无法加工,必须要外送到专门的工厂才能制作,需要的周期比较长,现在就把图纸设计好,那么等到工艺文件正式编完之后,工装差不多也就可以投入使用了。
好在不管车型怎么变,底盘上的各大总成装配方法都是一个套路,所以周景明只需要依着记忆,将工装的结构画出来,然后修改一下尺寸就可以了。
整理好资料之后,周景明稍作休息,然后便拿出白纸,准备绘制工装的设计图样,但是因为白纸是卷着拿进来的,周景明压住一角的时候,另一角就会卷起来。
好不容易容笔记本压住了其中两个,刚准备去搞另外两个,却发现何颖卿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来到了他对面,另外两角已经被她压好了。
“谢谢啊。”周景明连忙小声说道。
何颖卿轻轻地摇了摇头,然后拿出那本《飘》递到周景明跟前,“书我看完了,你拿去看吧。”
周景明无奈的指了指桌子上的图纸,“我估计最近这段时间,我是没有精力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