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早上,青竹都静静的坐下教室,不过,他没有听课,而是用特殊的方法修练专注力和意志力。
这种方法,大多数同学都会。
如,晚上没有睡好,非常困,听课的时候,一直想睡觉,却又不敢真正的睡,必老师责骂,此时,就会强打起精神,进入似听非听的状态,在这个时候,能听到老师讲课的声音,却不知道老师讲的是什么。
那种感觉,就好像耳边有蚊子在‘嗡嗡嗡’的响,自己又非常的困,不想醒来,当‘嗡嗡嗡’的声音靠近时,就会下意识的拍一巴掌。
以上,就是潜意识状态。
青竹就是让自己进入了潜意识状态,不过,因为他的专注力和意志力比普通人强很多。
用玄幻小说中的话来说,就是青竹的精神力强大,或者说,青竹拥有神识。
青竹的‘心’就像镜子一样,可以照见万物。
这种境界,正是‘心经’中描绘的境界,心经开头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度一切苦厄,照见五蕴皆空。
其中,以‘照’为主,照这个字才是关键点。
那种感觉,又好像在头顶上放一面大镜子,可以照见万物,世界万物,所有的事情,都能显现在镜子中。
这就是‘照见五蕴皆空’。
在老师的眼中,青竹在认真的听课,如果老师让他起来回答问题,他也能准备的回答出来,这就是修行者的境界。
这也是一种‘定’境。
想要入定,就一定要了解什么是定,定境界是什么样子的感觉。
入定之后,心是非常活泼的状态,也非常的清明,任何事情都能显现在‘心’上面。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静的层次。
静有三个层次,也可以说,有三种状态,一个是昏沉的静,一个是清明的静,一个是专注的静。
普通人的念头非常多,普通人的脑海中,每时每刻都在想问题,想事情,即使静下来之后,潜意识也在想问题,也在思考。
所以,普通人静下来之后,会进入昏沉的静,或者,进入睡眠状态,失去知觉,失去感知能力。
修行者则不同,修行者会修练专注力和意志力,专注力提高后,会慢慢的进入清明的静,然后,再进入专注的静。
了解静的状态后,就能明白什么是‘定’境了,进入定境界之后,肯定会进入专注的静。
然而,想达到专注的静,就要先让自己进入清明的静。
也就是说,即使你在打瞌睡,也要保持清明,保持警觉心。
当然了,刚开始的时候,这非常非常难。
就像刚开始打坐的人,不是东想西想,就是打瞌睡,或者昏沉,脑海永远都不能真正的清静下来。
相对来说,艺术家比较容易进入清明的静。
像书法家、画家、石雕家,等等艺术领域的人,只要他们认真做事的时候,都会进入清明的静。
书法家写字的时候,脑海中只有自己要写的内容,这时候,他的脑海中没有其他杂念,他能把所有的气势,神韵都融入到书法中。
作画,也是一样,画家作画的时候,就要先做到胸有成竹,这一点,又和‘观想’相似了。
如果做观想的时候,能做到胸有成竹,脑海中观想出自己即将要作的画,那就观想成功了。
如,要画一幅风景画,脑海中就要观想出一幅唯美的风景,然后,再把脑海中观想出来的风景画出来。
观想,并不是胡乱的想,佛经上有句话说,‘如理作意。’
现代有一个词语,叫逻辑思维。
在佛经中,逻辑思维,又叫做‘因明’,说因明,有些人没听过,说到因果,大多数人都听过了。
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前因后果,此为因果。
所以,如理作意的时候,就要学会按逻辑思维来想事情。
这也是智者和愚者之间的区别,智者想问题,想的非常透彻,思维清明,所以,智者非常聪明;愚者想问题,只会胡乱的想,往往,有很多事情想不通,也想不明白,所以,愚者笨。
如果学会了‘如理作意’,学会用逻辑思维来想问题,就等于开启智慧了。
修行之人,一定要把道理弄明白,把理参透了,再来下手做功夫,功夫就会涨的很快。
说了这么多,仍然在说‘定’。
在瑜伽师地论中,定,又称之为三摩地,正定,又称之为正三摩地,修瑜伽,就要进入正定,正三摩地的境界。
正定,又叫‘正思维’。
青竹上课的时候,就是在正思维,把自己的思维束缚到一件事情上,此为系心一缘,心一境性。
“叮叮叮!”
下课铃声响了,青竹从‘定’的境界中退了出来,感觉全身有一种说不出的愉悦,就好像睡了一觉,不过,又比睡了一觉还有舒服,还要放松。
下课铃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