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刻,王承宇想起了南极点点所说过的那句话。 “黄青衣这个人脑子很活,虽然看起来不稳重不着调,但对于他这种人而言,能让他心动的东西,恰恰是大多数人最根本的需求。” 那什么是大多数人最根本的需求? 无非,财、权、色! 难怪这家伙藏着掖着,一天上蹿下跳。 “不着急点不行啊,等其他人反应了过来,这个团队核心领导席位,怕是能争抢的打出人命也不足为其,这家伙是想着先下手为强。” 王承宇当下不由苦笑道。 难怪,难怪这家伙这么积极…… “不,不对,我好像忽略掉了什么?” 王承宇站在山坡上,凝望着远处那月光照射下,波光粼粼的海面。 假如游戏商城这套科技推动生产,生产制造市场,循环下来,乍一看只是一个有趣的游戏内部经济循环链。 但这会制造出一连串的问题。 随着科技稳步推进的复杂性,个体玩家,小团队玩家必然会被人数众多,组织有序,分工明确的大型玩家团队所碾压、淘汰。 不是技术跟不上,而是标准工业化流水线生产吊打手工小作坊。 普通独行侠玩家想靠赚钱? 比技术研发你比不过大团队,比生产效率,比成本控制,你同样比不过。 所有普通个体玩家想要在《第二地球》这种经济体系循环链中赚钱,分一杯羹,只有一条路可以走。 那就是抱团求生! 就好像工业革命后,无数的农民、工匠被资本家赶进工厂一样。 不需要你有多么聪明的大脑,工业化流水线带来的生产模式,就是让无数普通玩家像是一枚螺丝钉一样,组建成一个庞大的生产机器。 无数的普通玩家去合作、结盟,在几个领导力出众的玩家带领之下,建立起类似于一家公司、一支军队、一个国家一样的团体或者游戏公会。 这是必然的市场经济选择! 同一种武器道具,我生产的越多,我的制造成本必然越低,也就能抢占越多的市场份额。 那么紧接着就会出现另一个很容易会被忽略掉的问题。 这么多武器,造出来卖给谁? 《第二地球》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玩家在线人数会很多,但玩家增加总是有一个极限值。 所有人都想赚钱! 问题来了,一旦形成工业化流水线制造,几千个人每天就能制造出最少上万把铁刀。 那岂不是说,武器永远比玩家数量多? 尤其是当大家争相去扩大生产规模降低成本,最终让工业化流水线生产模式,直接把现在150元商城定价的铁刀打压成可能只需要几块钱就能够买到的白菜价。 廉价的背后会出现什么现象? 答案是:生产力过剩! 就好像现实中近年来华夏的制造产业一样。 有技术储备的还好说。 参照现实嘛,我制造升级转型,你们玩铁刀,我直接去搞燧发枪流水线生产。 可问题能抢占技术红利吃独食的,永远只会是极少数高端玩家团队。 大家都能生产制造,那就不叫技术红利了。 其他不能生产燧发枪的玩家团队会干什么? 他们会去安安心心的依靠现有的微薄制造生产利润,来埋头搞科技研发,搞技术攻关? 或者换一种说法,到底是什么样的迫切需求,竟然会导致铁刀这种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武器,都要去工业化,流水线爆产能? 是谁在买铁刀? 他们买这么多铁刀,想要干什么? “身怀利器,杀心自起!” 这一刻,无数的信息在他的大脑中汇聚、碰撞、交织。 最终,这些信息在脑海中被编组成了一幅幅画面,而连续的画面,形成了一个个视频小短片。 王承宇的身体突然颤栗了了起来。 他的目光穿越了时间,隐约之间,已经看到了几个月后,也很有可能一年半载之后,才会发生在《第二地球》中的恐怖景象。 那是怎么一副景象? …… 在简陋的前线指挥室内: “嘀~嘀~嘀~~~嘀~嘀~~~嘀……” 刺耳得加密电报,通过无线电,从几百公里后的大本营传递而来。 电报内容解译之后,随着前线最高军事指挥官一声令下。 “轰!” “轰!” “轰!” 空旷的原野上,整齐排列的上万门大口径火炮,带着排山倒海的恐怖景象,在一声声震耳轰鸣声中,撕裂大地,粉碎山岳,抹平江河。 …… 在阴云密布的天空之中: 数以万计的玩家在无线电的指引下,驾驶着飞机,奔赴目标战场上空。 密集的机群,组成了一道钢铁天幕。 他们,遮盖了云层,遮盖了阳光,遮盖了整个天空。 这一刻,他们主宰了这片天地。 在一声声足矣刺破耳鼓膜的诡异尖啸声中。 数以亿万计的航弹,宛如一阵疾风骤雨,自天而降。 大地在颤动,天空在摇晃。 肆虐的火焰,遍布地面上每一寸空间。 火药的气息,侵蚀地面每一立方的空气。 前所未有的爆炸轰鸣,足矣让任何人永久的失去听觉能力。 这里,已经不再是人类世界! 而是一个由人类所制造出来的恐怖地狱。 …… 在烈日晴空的海滩之上: 一条条纵横交错的战壕,宛如人类带给大地的狰狞伤口。 一个个凸起于地面上的钢筋混凝土堡垒,宛如人类制造出的伤疤。 硝烟弥漫! 战火隆隆! 数以万计玩家,躲在战壕中,躲在火力碉堡之中,默默地看着那蔚蓝海洋上,海天交接一线出现的庞大身影。 那是数以百计,每艘至少耗费了千万吨级钢铁建造而成的战舰! 那是一炮直接可以火力覆盖至少一个足球场面积的超级战列舰。 从桅杆,到舰体! 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