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大明之风骨> 第113章 顺心遂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3章 顺心遂意(1 / 2)

就连张鲸都目瞪口呆,潞王啥时候这么成器?竟然敢在太后娘娘面前主动要求背书?而且还背得一字不差…… 这是神马情况? 因为都知道李太后崇尚佛宗,所以张鲸平时对佛教典籍也有所了解,算是一种投其所好吧,虽然涉猎不深,但两百多字的《心经》还是非常熟悉的。 李太后将自己的情绪稍稍平复了一下,刻意隐藏几分喜悦,若太高兴,怕儿子滋生骄傲自满的心理。 “没错,潞王确实没有背错。” 嘿嘿,当然不会背错,朱翊镠心里头开始嘚瑟起来,孩儿可是下过功夫的,否则今天也不会进宫。 “你是如何做到的?”李太后好奇地问。 “孩儿这些天比较刻苦。”朱翊镠没羞没躁地回答,演技依然是那么炸裂,好像每天真的在刻苦读书一样。 “依娘亲看,是张静修督导有功吧?” “他督导之功肯定是有那么一丢丢,但孩儿认为,最大的功劳是孩儿自己。若孩儿不刻苦努力,任谁督导都不行。” “那是,那是当然。”李太后微笑道,“想着娘亲从前督导多辛苦多严厉,可结果反而……” 李太后不禁感慨,没有继续说下去。 朱翊镠接着又道:“但要说最大的功劳是孩儿也不对,最大的功劳当属娘亲。若娘亲不给孩儿出宫的机会,孩儿也不会刻苦努力,还不知道何时能开窍读得进去书呢。” 李太后心里乐开了花,没想到这孩子真是长进不少哈,居然说得头头是道,还学会逢迎人了。 可面上,李太后却是脸色一沉,虽然并非真的怨嗔:“胡说,娘亲能有多大功劳?实事求是地讲,娘亲只是对你无可奈何,才会答应放你出宫,最大的功劳当属张静修才对。” 当然,李太后肯定不会告诉儿子,放他出宫是因为张静修写的那封信。 朱翊镠还不知道张静修给李太后写过那样一封信呢。 朱翊镠今天抱着目的而来,听娘亲依然向着张静修,他也没想着反驳,只是冲张静修微微一笑,好像在说:老张,本王已经表演完毕,接下来就看你的了。 李太后再次将目光投向张静修,带着无比的嘉许。 “张静修。” “臣在。” “潞王性子顽劣难训,这些时日你定是操碎了心吧?” “回娘娘,若说不操心,那肯定是骗人的。不过说实话,潞王这阵子确实用了心。” “嗯,本宫晓得。”李太后点点头,明显感觉到儿子的目光较之以前自信多了,不再闪闪躲躲。 “那你们今个儿进宫,不会只是为了在本宫面前炫耀吧?” “臣有一事想向娘娘禀报。” “说。” 张静修连忙将决定南下蕲州请李时珍来京的想法,简单对李太后叙述了一遍。 李太后听完,紧蹙秀眉,显然没有将重点放在李时珍以及他的著作上,而是担忧地道:“你父亲身子不舒服?” 本来张静修叙述时,就将这一节弱化了,着重强调李时珍是一位医药专家,医术高明。 但李太后还是选择性地捕捉信息,将父亲的身体状况当作重点。 可见是真关心父亲啊! 张静修回道:“娘娘勿需担心,想必是工作压力稍大了点,相信休息一阵子便无大碍。” “既是如此,京城里医师那么多,加上太医院的太医御医,为何要远赴千里去请,请,叫甚名字来着?” “李时珍李公。” “一定要不辞辛苦去请他呢?” 为了多快好省地取得李太后的同意,张静修单刀直入:“这是父亲的意思,或许上次南归时父亲见过李公吧。” 这恐怕是说服李太后最有效最快捷的理由。 毕竟现在吹嘘李时珍和《本草纲目》有多么牛逼也没人相信。李时珍的价值在这个时代还没有实现呢。 果然,李太后点点头:“既然是你父亲的主意,那本宫祝你一路顺风!” 朱翊镠一个劲儿地冲张静修使眼色。 张静修道:“娘娘,臣想带潞王一起南下。” “说什么?” “恳请娘娘允许潞王与臣一道南下。”张静修又说一遍。 “他?他跟去作甚?” “娘娘也知道潞王性子顽劣,臣若南下,就没人管得住他,这是其一;其二,趁南下之机,刚好也可让潞王见识一下各个地方的风土人情,长长见识,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儿。” 你大爷的! 朱翊镠听了,学着张静修的话,心里开骂,本王还以为你有多么高明的理由呢,原来是如此的拙劣! 李太后想了想,问:“与你随行的都有谁?” “一个举人弟子张乔松,一个秀才护院董嗣成。”张静修也算是有心,在李太后面前提及这两个名字。 “让张公公随你们一道吧。” “娘,你同意了?”朱翊镠高兴得跳起来,立马儿不淡定,像要是放飞自我似的。 李太后轻轻地反问道:“难道张静修说的没道理吗?” “是是是,有道理。”朱翊镠点头如捣蒜,心里乐坏了,想着只要娘亲答应了,管他说的有没有道理,反正老张说什么,娘亲都会觉得有道理,孩儿已经习惯了。 张静修倒是无所谓,想着张鲸跟去也行。 张鲸现在依然是秉笔太监的身份,而内廷在全国各地都设有自己的办事衙门,许多职能与外廷一个样,也是可利用的资源。 但与朱翊镠已约法三章,只怕张鲸去了装大爷不听使唤。 更怕去的都是大佬,届时吓着李时珍。 所以,张静修有意提醒道:“娘娘,此行只是诚心请人,还望潞王与张公公不要暴露身份,这也是父亲最为担心的。不然,不知情的人还以为我们是仗势欺人逼人就范呢。” 李太后微微点头:“潞王,张公公,你们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