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西准备把像冬伯老两口这样的需要人照顾的五保户,和无父无母的孤儿们,都集中到一起去,让他们互助管理。
老年人需要陪伴照顾,孩子们能承担这样的角色。老人们一生的人生经验和智慧,也能教导孩子们。把他们安排在一起,互惠互利。
灾难来临的那一刻,最能考验人性。
这个时代的医疗水平低,之前又经历多年战乱,像冬伯老两口这样的孤寡老人和无父无母的孤儿特别多。
这些人太平日子的时候跟着亲戚家住着还行。等到粮食紧张时期,有些家庭就会克扣他们的口粮。把本来就不多的粮食挪了给自己家人吃。
何小西要提前把这些人安顿好。
人生本来就苦难多。若是再被刻薄,体味太多的不公和人情凉薄,性格会变得古怪而偏执。
做这些,对于何小西只是举手之劳。于那些人生刚刚展开的孩子,却能改变他们的人生。让大家的身体和精神都能健康成长。
如果光办保育班,只需要两间屋子,把村里的孩子按照年龄分成大班和小班就行。
现在何小西想把孤儿院和养老院跟保育班结合一起开办,需要的房屋就多了。
不仅需要平日活动的场所,还需要住宿的地方。
何小西要在水洞村先搞试点。如果可行,就在三个村子推广。
所以选择的场地要在开阔地带。如果试行顺利的话,还要扩大。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何小西所做的这一切,也是在为她以后给水洞村规划的将来打下基础。
过一些年月,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旅游产业兴旺。社会进入老龄化,养老产业会成为朝阳产业。
水洞村面山背水,空气清新,风景宜人。何小西想把水洞村打造成为一个以旅游养老为支柱产业的现代化新农村。
现在他的养老院只接收三村的孤寡老人。再往后可以跟县里民政部门合作,作为县里的公益性质的养老院。
等到改革开放市场化以后,可以试着接收一些自费养老的人。
何小西要先行一步。等其他人看到养老产业的前景上马的时候,他们的养老院无论是规模还是口碑,都已经遥遥领先了。
水洞村的山上,到时候开辟成特色景观花卉走廊,招徕游人。
村里组建工艺品厂,生产特色手工艺品和绿色食品。让游人吃住游玩一条龙消费之后,还可以带走具有地方特色的纪念品。
何小西拥有前世积累的商业头脑,又有预知未来的能力。她给三村所做的规划可谓是高屋建瓴。能让三村的发展避开她前世走过的弯路。
何小西把保育班的选址目标,放在了她们家屋后山腰那一大块空地上。
“这里……?”陆艳明摸摸他的秃脑壳。对这处地方不是太满意。
周围的人面色都不赞同。
这里是村里的乱葬岗。就是现在,村里有夭折的孩子还往这儿扔。
前不久,跟何小西家小糖球一起起疹子的褚姓人家的一个孩子,没治好夭折了还扔到后山坡上去了。
本地风俗,夭折的婴儿不能埋。最多拿石头圈一下。
所以这个时代路边或草垛边经常有被野狗刨出来的死孩子。
何小西对这种恶俗深恶痛绝。这样随意抛尸,不仅对生命不尊重,也会让病菌传遍。何小西让褚凤雏对村民进行了卫生宣传。
任何事情都是循序渐进的。等大家的观念转变了,乱葬岗就失去其功用了。
后世的时候,乱葬岗上基本都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只不过这个时代人还接受不了。
“先在下边盖房子,不用乱葬岗那边。”何小西退一步。
“猪圈怎么办?”陆友湖问。
“把猪圈挪大田那边去。”何小西回答。
本来猪圈是何小西的。放在这里是为了离家近便于照顾。
后来猪场归到村里,养的猪越来越多。卫生是个大难题。滋生的苍蝇已经影响到何小西家。
尤其何家的院子里是做供应各网点销售豆干、花生米的地方。食品安全堪忧。何小西早就想把猪场搬走了。
也就是现在的人对卫生不像后世的人要求严格,不然的话早就被人举报了。
紧挨着乱葬岗和在乱葬岗上盖,大家能接受紧挨着。
召集了人手,开始先挪猪圈。
老武家的几口人如今是水洞村居民,也在现场干活。
老武带着他老家的人来的时候,武大嫂娘几个正汗流浃背的干着活呢。
因为干活,怕吧干净衣服弄脏了,娘几个穿的都是破旧的衣服。当然,娘几个也没有太新的衣裳。
武大嫂勤俭惯了,虽然现在掌着家里的经济大权,依旧不愿意大手大脚花钱。来到这里也没有添置家什和衣服。
都是用原来的家什和衣物凑合着。
看到老武,他们家的孩子都飞奔着过去。看到后头的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