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城。
规模不算大,人口不算多,城墙不算高,更不算厚,就是一座普普通通的城镇,甚至没有人知道它究竟起源于哪一朝哪一代,就连当地的县志都已经无从考证。
可就是这样一座城,历经了无数次的战争洗礼,竟然从未受到过丝毫损害。不论是当年天照大帝一统天下的战争,还是之后各个国家之间的分分合合的征战中,就连一块城门砖都没有坏过。
就是女帝灵馨那位无比传奇的兄长,据说三剑就能破一城,十分的骁勇彪悍,在带领东灵士兵攻打细西漠的那一次战争中,更是一连攻占西漠数十座城池,然而这一座宝应城,在那一场战争中,竟没有收到丝毫损伤。
于是有人开始说,这座宝应城有神明暗中护佑,每一次战争的灾劫都能避开。可可找来找去,也就在城西几十里的小土山上,找到了一座破败的寺院。
寺院不但破败,而且很小,小到只有两个小和尚和一个老和尚,而且连个正经名字都没有,因为在宝应城西边的土山上,所以就被人们随口称为西山寺。
可除了这座西山寺之外,这宝应城城内城外,方圆百里,再无一座寺庙宫观。所以,人们也就愈发认定,这宝应城,就是因为这小小的西山寺中神明的护佑,才数次免遭战火洗礼。
于是,原本破败衰落,连个香火都没有的西山寺,骤然之间就兴盛了起来!
一时间烧香的,拜佛的,磕头的,许愿的络绎不绝,不足三天的时间,就被无数人的鞋底,硬生生地踩出了一条通往山顶的小路来!
可等到第四天的时候,这一座刚刚为人所知,刚刚开始有香火的西山寺,竟然凭空消失了!
就好像从来不曾出现过一样,人们沿着新开辟出来的小路,走到尽头发现,原本应该是西山寺位置,只有五六株古槐立在那里!
那几株槐树的分布也没有任何规律可言,然而每一株至少都在百年以上,而且看不出任何被移栽过的痕迹,就连一丝被翻出来的泥土星儿都没有!
人们不死心地围着那几株古槐转了七八圈,却始终找不到任何关于那座西山寺存在过的痕迹,于是就将范围扩大到了整个西山。
可整个西山的范围也没有多大,一座平凡的小土山而已,连个稍微陡峭险峻一些的地方都没有,更不要说藏下一座寺院了。
第二日,还有不死心的人们继续上山寻找,第三日,第四日,第六日……
多次的遍寻无果之后,人们也就开始逐渐地淡忘,淡忘了这座可能无数次护佑这宝应城度过劫难的破败寺院。
所以,也就没有人知道,原本寺院位置的那五六株古槐,又是何时再一次消失,破败衰落的西山寺,和寺内一老两少三个和尚,又是何时再次出现的。
其实,不但外面的人们不知,就连寺院内的两个小和尚,也不知道。
他们只知道,他们这个门可罗雀,向来无人问津的寺院,突然就多了许多的善男信女,香火鼎盛了三天之后,突然就冷清下来。
除此之外,他们所在的这个小小的寺院没有任何改变,仿佛哪些突然就冒出来的善男信女,好像是一场梦幻一般。
现在他们的梦,醒了,院内青砖依旧,佛堂依旧,他们每日的功课依旧。
如果说有变化的,应该就是他们的师父,也就是这寺院当中的老和尚了。明明不过三四日的光景,他们的师傅却好像经过了三四十年一般,突然就衰老了下去!
两个小和尚自然非常担心,而老和尚却只是淡淡地道:“为师大限已到……”
他说话的语气很平淡,好像不是在谈论他的死期,而是在日常查问两个小和尚的功课,或者说“今天的天气真好”一般,十分平常。
两个小和尚险些哭出来,却被老和尚摆手制止:“你们两个,跟我这许多年,难道生老病死都未曾看透么?”
他说这话的时候语气有些重,不见得有多么疾言厉色,然而比之平日却也严厉了许多,两个小和尚顿时吓得不敢再哭,只含了眼泪,巴巴的看着他。
老和尚深深的吸了口气,带着些许留恋和不舍,半晌再次开口背着两个小和尚道:“我们两个,这几日清扫落叶之时,倘若是看到有人突然出现,就先抬到西边的禅房里去。”
两个小和尚记得很清楚,老和尚说的语气也很肯定,就是“突然出现”和“抬到西边的禅房里”。
而那个满头银发的人也的确是突然出现的,也的确是被两个小和尚抬到西边的禅房里去的,因为那个人虽然心跳和呼吸一切正常,而且不会说话,不会动,好像陷入了深深的沉睡当中一般。
两个小和尚不敢怠慢,自然是到老和尚的吩咐,将人抬到了西边的禅房,之后就去向老和尚回禀。
然而他们两个在见到老和尚的时候,却发现他们的师父更加苍老!
对于两个小和尚的回禀,老和尚也只是淡淡的点了点头,并不解释他的“未卜先知”,也不爱那个被抬到西边禅房里,满头银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