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恪一声长叹,垂首无语。。他刚刚走进大帐的兴奋转眼间就变成了满腔的愤怒和沮丧,还有说不尽的悲哀。
魁头也好,拓跋武也好,没有人,没有人为鲜卑国考虑,所有人,包括魁头在内,都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的族人,为了自己的部落,就没有人为了鲜卑国。
他们难道不知道,没有一个强大的鲜卑国,没有一个势力平衡的鲜卑诸部,鲜卑人将陷入连锦不断的战祸,将陷入血雨腥风,最后的结局也就和被鲜卑人赶出大漠的北匈奴人一样,迟早都要被一个强大的民族赶尽杀绝,都要灭种灭族,最后还有人能逃到极荒之地苟延残喘就不错了。
“大人,你说呢?”海葵追问道。
“我不明白拓跋武为什么要花这么大的代价攻打晋阳?他如果仅仅就是为了掳掠,他可以再等一等,等到汉人没有粮饷支持了,汉军撤退了再打。”慕容恪指着地图,无奈地说道,“他的心思太大了,他想趁着各部大军都在的时候,利用大家的力量迅速占据太原和上党两郡。汉人的并州是这么好占领的,汉人现在虽然缺少粮草,但并不等于没有粮草,他这么做值得吗?”
慕容恪嗤之以鼻,继续说道:“拓跋武即使攻占了太原和上党两郡,除了掳掠一番他还能得到什么?难道想把太原郡和上党郡占为己有,拓跋武太糊涂了,他是守不住雁门关以内这片土地的。雁门关以内的汉人是以农耕维持自己的生活,那里没有草场,只有大山、平原和耕地,我们怎么生存?去学汉人种地吗?或者我们可以去逼迫汉人种地,但汉人会种吗?我们占领太原郡和上党郡,汉人恐怕早逃光了。一旦我们的士兵抢完了,他们就会调转马头出塞,拓跋武想拦是拦不住的。没有士兵,他怎么守住两郡的土地?何况他的军队现在的确给打得所剩无几了。他拓跋武难道连这个道理都不知道啊?糊涂啊。我们的族人是靠放牧生活,不是靠种地生活,所以多少年来,草原上的民族都是以攻占大汉边郡水草丰茂的土地为主,只有掳掠才会深入到大汉国的腹地。就是因为我们不会种地。占领太原郡和上党郡,就是自取灭亡,而且太原郡和上党郡这么重要,就是得到了,汉人会眼睁睁的看着他们落入我们的手中吗?这不可能,太原郡和上党郡对汉人北方至关重要,如果在我们鲜卑人手中,我们就可以威胁汉人的冀州,安邑,甚至中原,这个道理汉人当然明白,所以我们占领太原郡和上党郡,不但不能巩固自己的地位。而且还可以面对汉人的疯狂反扑,汉人并不是那么的不堪一击。强大的匈奴人为什么会被消灭?还不是因为他们和想占领汉人的中原。”
慕容恪拍拍地图,大声说道:“立即派人联系拓跋武和落罗旭,就说我已经率部赶到雁门关,他们两个自然就会撤退了。”
魁头低头不语,脸上的神情显然对慕容恪的决定非常不满。在魁头看来,占领太原郡和上党郡,才是鲜卑人应该做的,大王和连不也是想攻打关中吗?
海葵小声说道:“大人为什么一定要撤退?”
“雁门关易守难攻,至关重要,现在汉人既然连雁门关都舍得放弃,肯定有足够吃掉我们的军队,他们一定还有埋伏。。现在撤,还能救回几万人的性命,如果再迟一点,恐怕要全军覆没了。”慕容恪回答道。
海葵又问道:“大人为什么一定要救回拓跋武?”
“没了拓跋武,谁能在北部鲜卑的疆界挡住大汉国的军队?我们鲜卑人才多少人,如果损失了拓跋武的几万兵马,我们所有占据的土地不但要全部丢失,就连鲜卑国的疆域都要大片大片的丢失。”慕容恪看了一眼魁头,意味深长地说道,“十年时间很长,机会很多,大人未必不是没有机会,其他书友正在看:。”
“请大人尽起兵马,和拓跋武、落罗旭两位大人南北夹击蘇灵山,尽快撤出雁门关。”
魁头心事重重地走了。慕容恪和海葵站在大帐外,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夜色里的背影,默默无语。他会放弃这么好的机会吗?
步度根死了以后,慕容恪发现魁头已经变了,魁头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魁头了。
海葵抬头看着眼前的雄关,叹道:“可惜。”
“汉人白白送给我们一座雁门关,你以为我们承受得起吗?拓跋武突围之后,兵力必定大损,他为了防备别人攻击他,不会再守雁门关了,他要急着回去重整军马准备打仗了。北疆之战,竟然是这么个结局……”慕容恪苦笑,“两地都打了胜仗,结果我们却输了。只是不知道大王那边怎么样。”
海葵回答道:“大王手中有十二万铁骑,有拓跋聘,拓跋射,拓跋熊,有琐奴,马蒂普,漳浦,胡才手中就是有十万大军,恐怕也奈何不了大王,不过这一段时间,大王那边应该有消息传来了。”
“希望如此吧!”慕容恪长叹一声。
海葵安慰道:“如今大汉国内有灾患,外有叛乱,一时间根本无力出塞攻击我们,大帅无须担忧。”
“汉人此时如果尚有余力陈兵关隘,威胁塞外,反倒是求之不得的好事了。”慕容恪连连摇头,灰心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