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一战,叛军战死两万余人,投降十六万人,另有三万余人逃跑。所有的叛军头目不是被击毙就是被捉,唯独张献忠,这家伙贼精,他本来是在中军指挥战斗,结果将旗倒了之后,他立马带这手头几百老人就往北边跑了,结果竟然逃出生天,没被崇祯捉到。
中央军阵亡一千三百,战死连级以上军官七人。
二月二十三日,崇祯领兵回到了京城,随即下圣旨,裁撤除九边和云南外的所有卫所,将全国划分为四大军区,中央军区,包括北直隶和山东、河南,西北军区,包括山西、陕西、四川,西南军区,包括贵州、广西、广东、湖广,东南军区,包括南直隶、浙江、江西、福建。
原属于卫所的军户将被全部转籍为民户,土地则允许卫所的将领保留,当然,死掉的就被分给那些军户了。
军区之下再划分军分区,最终完全覆盖到全国。而原来的营哨包括被俘的那十六万叛军都将被中央军兼并,接受中央军的整编。
军官的俸禄也不再以职位的高低决定,改之以军衔来决定,新的军衔制度将代替之前的百户千户之类的世袭爵位,当然军衔是不能世袭的。
中央军更名为帝国陆军,脱离皇帝亲兵序列,重新划归兵部(后来又改到陆军部),这十万人将会分别驻守到四大军区,中央军区四万人,西北军区两万,西南两万,东南两万。崇祯计划,四年后四个军区加起来的总兵力要达到三十二万。
为了更好地达成训练效果,崇祯又将京城东西武学合并为大明陆军士官学院,他自己亲任院长,雷跃龙任教导主任,教员都是由雷跃龙从军中选出来的优秀军官担任,教材则是《步兵操典》、《纪效新书》以及三大兵法,当然,他们也得接受“广泛而深刻的政治教育”。每个军区都将要兴建一所分院,届时,所有团以上的指战员都要到军校中去进修。
由于明朝的海防都是由卫所承担的,至少名义上是这样,卫所被裁撤之后,为了不使海防空虚,崇祯决定将兵部拆分为海军部与陆军部,两个部都不设尚书,只有侍郎,直接对皇帝负责。
崇祯原本想让郑芝龙来做这个海军部左侍郎(之前朝鲜战争结束后,崇祯把郑芝龙的总兵给扶正了),但是郑芝龙再三考虑后还是推辞了,他深知自己的未来在海洋上,离了大海,他这条龙就蹦跶不起来。但为了顾及皇帝的面子,他把自己最小的弟弟,郑芝豹推荐给崇祯,崇祯却不敢用这个人,因为他不想造就一个海上的军阀,没办法,海军部左侍郎也只好空着,右侍郎则是李化熙(此人曾为天津兵备道、四川巡抚)。
海军方面,崇祯采取后世舰队防区的做法,建立三大舰队,分别是北洋舰队,驻地威海卫,提督杨成万,中将军衔,有船四百艘,总吨位三万;东洋舰队,驻地福州,提督是郑芝龙,中将军衔,有船一千四百艘,总吨位十二万;南洋舰队,驻地广州,提督沈有容,中将军衔,有船八百艘,总吨位九万。各舰队的标准编制都是五万人,二十万吨位,给了各舰队充分的扩充空间。崇祯还恢复了春巡与秋巡,以便扫除沿海海盗,保护航路。
为了便于统一指挥与决策,在海军部与陆军部之上。崇祯又恢复了枢密院,与内阁对掌大权。枢密院下设枢密正使一人,枢密副使两人,枢密院参知事六人。枢密使没有决策权,只有建议权,说白了,这个枢密院就是一个总参谋部,最后拿主意的还是皇帝。
枢密正使由内阁决定人选,皇帝批准后上任,第一任是魏云中,枢密副使与参知事由枢密正使确定人选。
最后,崇祯为了强化军事集权,还规定凡进入军机二部之官员,不得再转任它部,也就是说,只要进入了海军部或者陆军部,那么其他五部你就别想去了。
一系列的改革让所有人都忙个不停,一直闹到五月,才算理清了头绪。然而,大臣们中间却开始弥漫起一股悲观情绪,问沉闷担心皇帝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变得独断专行,又走了正德皇帝的老路,当然,他们更担心文臣的地位被武臣压过,虽然现在枢密院仍在内阁之下,但谁亦不敢保证,以后皇帝会不会一时兴起,把它们掉个。
不过崇祯现在可没功夫管这些,因为毕自严向他汇报了一些更有意思的东西。
“皇上,这是三个月来,央行的出贷报表,呈明显的上升态势,特别是最近这一个月,直接上涨了一百多万两,”崇祯看着毕自严的图表,点点头,“产业司调查后发现,这些贷款大都被用于兴建新的大型丝厂和布厂,但奇怪的是,市场上却找不到这些工厂生产的产品,微臣以为其中必有问题。”
“到处都找不到么?”崇祯有些狐疑地看着他。
“没有,全国各地都没有。”毕自严笃定的说道。
“那国外呢?”崇祯忽然想到一个可能。
“国外?”毕自严有些不可思议,一直以来,大明向外出口的都是丝绸茶叶瓷器,这老三件,生丝和布匹那是少之又少的,“陛下,这恐怕不太可能吧。”
“可不可能看过才知道,这样吧,朕让鱼监把这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