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边各地的名册陆陆续续报道兵部,兵部统计后又交到崇祯手上,一共是二十二万七千七百人,这个数字大概还算靠谱,于是,崇祯又把名册交到毕自严手上,让他给这二十多万士兵开户。
忙完了士兵的事情,崇祯又把目光转到了将官身上。
明朝的将官,百分之九十九都是世袭子弟,这都是当年朱元璋定下的,后来明宪宗虽然开了武举,可是这些选拔出来的民间佼佼者,却没办法直接步入军官的大门,而是成为替补,或者直接就成了某位将官的家丁,哪怕是武状元,也只能老老实实在九边待着,累军功,攒运气,期待着某位将**死,最好还没孩子,然后自己就可以走马上任了。不过,这种事情发生的几率太小,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更恼火的是,世袭将官的子弟也可以参加武举,而这些世袭子弟获得功名后,是可以直接封官的,这就等于是在本就倾斜的天平上,又狠狠踩了一脚。
而至于官办的武学,那就是只针对于世袭子弟的贵族学校,平民是没有资格进入的,尽管里面学不到什么,但至少它仍是一种歧视。
这种体制下培育出来的将官,暮气沉沉都算好的,更多的是酒囊饭袋,特别是中原地区,由于战争威胁较小,那些将官更加肆无忌惮。
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崇祯决定对武举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五月初二,崇祯再次召开内阁扩大会议,讨论关于武举改革的问题。
“情况大家都是清楚的,都有什么好的办法么?”崇祯大致说了一下武举的弊端,然后便等着大臣们的发言。
内阁里,除了阁臣,还有兵部两位侍郎,以及礼部尚书和吏部尚书,可是,人虽多,却没有一个人肯说话。武举改革不是小事,武官也不是一个可以任人拿捏的群体,尽管这些文臣瞧不起那些酒囊饭袋,可是他们手中的能量,这些文臣却是再清楚不过了。
“怎么都哑巴了?这个事有那么难办么?”崇祯有些恼火了。
“陛下,改变武举,势必触动天下武将,然,现今九边不靖,若是再生内乱,恐朝廷安危,再者,陛下刚发新旨不久,若是又立新言,怕是于社稷不利。”钱谦益见皇帝不满,赶紧出来劝解一番,希望崇祯能消停会。
“朕又没说要革了他们的官职,朕不会动他们,朕要变的是制度,是要为子孙作福。”
“可是陛下,将军们也要为自己的子孙作福啊。”周延儒沉声说道,“陛下,将军们心里对荫庇子孙的事,可是在乎的很呐。”
“是啊,陛下,三思呐,切莫因小失大才是。”韩璜也出来应和。
“请陛下三思!”大臣们纷纷起身劝解。
崇祯定定的望着桌上的茶盏,嘴角抽搐,片刻,他拍案而起,
“够了!”他环顾四周站着的大臣,指了指自己,“朕,是皇帝,朕从不怕那些想要犯上作乱的人,朕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这个国家的未来,如果有人胆敢阻拦,朕会毫不犹豫的把它碾碎,武举,朕是一定要改的,如果那些将军想要造反,朕就亲率大军,杀他个血流成河!”砰地一声,崇祯一拳狠狠砸在桌子上,吓了大臣们一跳。
“陛下,您虽贵为天子,却也不可独断专行,今外患未除,何苦再添内乱?臣等自然知道陛下的良苦用心,然,时机未到,恰如昔年汉武帝之推恩令,良策亦作乱矣,还请陛下从长计议,待四海承平之时,再乾纲独断不迟。”王应熊却是没被崇祯给吓唬,依然上前来劝谏。
“朕等的,朕的天下等不得!兵部明日行文,今年的武举改试,世袭子弟不得参加,所有武进士皆由吏部实授武官,礼部明日行文京卫武学,即日起向民间开放,不得有误!”崇祯一口气说完这些,大臣们却是大眼瞪小眼,不知道该怎么办。
“朕的话,你们没听明白么?!”崇祯恼火的看着这群人。
“请陛下三思!”又是一次群呼。
崇祯咬着牙,恨恨地看着他们,他真想把桌上的茶盏扔过去,砸死这帮混蛋。可他到底还是忍住了,崇祯指着他们,气极而笑,
“好,哈哈,好得很呐,你们不办是不是?好,朕明天就明发圣旨,不许那些世袭子弟参加武举,我倒要看看哪个不长眼的敢来!”说完,崇祯头也不回的出了阁房。
“大家辛苦了,都回去歇歇吧。周阁老,等会记得给鸾台打声招呼。”钱谦益叹了口气,回身冲着大臣们说。
“下官省得。”周延儒答应道。
第二天,崇祯果真下了一道圣旨,不许世袭子弟参加今年的武举,结果却被督察员的御史们联名封还了,两位总宪的大名也在上面,这下,崇祯真是没辙了,崇祯八年的武举照常进行了下去。
三个月后,武举会试结束,崇祯八年的《武举录》新鲜出炉了(《武举录》就是记载历年武进士的名册,上面还有武进士的生平简介),崇祯总算等到了发难的机会,他拿到《武举录》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那些世袭子弟一一找出来,然后另成一册,交给了田尔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