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便是十月,天气也渐渐冷了起来,大凌河城内外依旧是一片平静。
“大人,咱们的粮草已经不多了,如果本月十五日之前,粮船到不了的话,咱们就只能饿肚子了。”粮草官向祖大寿汇报着。
“不,你错了,用不着等到十五日,昨天刚下了第一场雪,照这个样子看,最多十日,大凌河就会封冻,也就是说如果十日之内,粮船到不了的话……咱们就只能等死了……”孙元化在一旁淡淡的说。
祖大寿邹着眉头看着他,不知道说什么好,半天才叹了口气,
“但愿他们能准时些。”
城外后金大营里却是一片肃杀,莽古尔泰身死的消息已经传了过来,当然一同传来的还有东江军主力被击溃,被迫退回鹿岛,吴襄退守险山堡的消息。皇太极坐在大帐里,不知道该高兴还是该沮丧。
“大汗,还请节哀……”一个包衣上前安慰道。
皇太极摇摇头“我不是为他哀,是为国而哀,我大金,又失一员猛将啊……”
两天后,一大早,大凌河被雾气所笼罩,白茫茫一片,让人分不清方向。忽然,河流下游处忽然闪起了若有若无的灯火。
“哎,刘哥,你看你看,河上有火光!”
“嗯?!我瞧瞧,哎哟,还真有,还不少呢,我数数,一二三四五……娘哎,一眼望不到头,这得多少船啊!”
“大哥,别猜了,咱还是赶快报告去吧。”
“行,你在这看着,我去报告。”
不一会,祖大寿就得到了消息,粮船到了!
“快,去把城中间的引航灯点上。”
“是!”
几个士兵爬上了城中间的水泥高塔,点燃了上面的煤油灯。
“大人,看!城上的灯亮了,看样子咱们是到地方了!”
“嗯,敲钟,让大家停船!”
“是!”
不一会,河上想起了铜锣声,粮船缓缓停下,驻泊在河面。铜锣声也吵醒了对面的后金兵,士兵们不明所以的望着对岸,不知道明军在搞什么名堂。
天色逐渐明朗,浓雾也渐渐散去,大凌河上的船队终于现出了它的真面目,大小六十余艘粮船在河面上一字排开。
“雾散了,下浆,咱们划到前水门去,从后水门出来,记着,走外水道,不要把内水道的路给堵了,不然咱们就出不来了。”漕官对着船老大说道。
“哎,好嘞好嘞。”
头船里传出一阵号子声,浆手门跟着号子的节奏,挥动着船桨,头船开始在河面上缓缓移动。
“大汗,大汗!不好了,大汗!”
“怎么了,大清早的,出了什么事情?”
“大凌河上来了一只船队,看样子应该是明军的粮船!”
“什么?!”皇太极闻言,心里咯噔一下,如果明军的粮船能够自由进出大凌河城,那就意味着所有的围困都是徒劳,大凌河城将是一座真正的不破之城,明军将在辽东获得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节点,而后金再要对山海关甚至锦宁防线造成任何威胁,都只能绕道蒙古,这就意味着需要携带更多的粮草,以及花费更多的时间,而这些都是后金所缺少的。
“不行!无论如何不能让明军的粮船进城!”
“可是大汗,咱们要是接近河边,一定会被明军的大炮打的!”
皇太极背着手,在大帐里紧张的踱着步,
“有了!挑选善弓的勇士,组成火箭队,站到河岸边,向粮船里射火箭,明军的火炮打得也不准,他们肯定没胆子向那么近的目标开炮,就算他们开炮了,到时候也难免打到自己的船队里,哈哈哈,那就等于帮了咱们的忙!”
“哦~~原来与此,大汗果然妙计,奴才这就去布置!”
不一会,两千火箭队组建完毕,每人带上一百支箭,骑上马就向着河边跑去。
入冬后,大凌河水位下降,河面只有不到五十米宽,深不过六米,西岸为缓滩,东岸为陡滩。
“刘哥,你看,鞑子来了!”
“哎哟,真来了,好像还不少,快,去敲锣!”
随着后劲火箭队的到来,城墙上响起了一片铜锣声,正在城下休息的教导军立刻冲上城墙,各就各位。
“都听好,等会火炮不会开火,大家看见红旗就开始齐射,明白了么?!”
“明白!”
城墙上的明军已经准备就绪,手持前装滑膛枪的侦察兵已经在城墙上找好了位置,准备狙杀敌军中的军官。
“停!所有人下马!到河岸去,往粮船上射火箭!快!”
火箭队在河岸十五丈外下马,随后一齐奔向河岸。
“这些人要干嘛?涉水渡河还是游到粮船上去?”
“这些人看起来像是弓箭手……不好,他们是要放火!长官,立刻下令开枪吧,不能让他们射箭啊!”
“等等,冷静些,只要再近一点就好……再近一点,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