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十年寒窗的学子而言——“黑色的七月”,这话一点不假。通过了“九年义务教育”,一路拼杀:一部分优秀的学生被录取上了中等师范;优秀的不上“中师”的、余下的、被高中录取的,则跨入了高等普通教育的校门。三年高中生活可谓是“马拉松”的模式,一刻都不敢停歇。高一生活真是一个“风向标”,如果这个标能指向光明的一方,那这个学子将一往无前,把一只脚伸进大学的校门。莘莘学子们亚历山大,面临着各种挑战:学习上时不时的考试,排名,划分班级。把成绩好的划分到一起,成绩不好的则放到另外的班级。这使这些刚从义务教育上来的学生措手不及。班级里每次排名都是“几人欢喜几人忧”……生活的压力:大多从初中“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模式要进入集体生活。每个月仅有的生活费自行安排;每天自己打饭;自己洗碗;若遇到“联考”一个月回不了家,衣服、床单这些都要自己动手。女生相比较能好一点,男生却有点吃力了……在这个节点上,每一个人都捏着一把汗。然而相比较,男生学习就轻松许多,女生却有点吃力……好不容易捱完了高一生活,高二面临着分科考试。文理科的分开,使得部分同学在学习上难以接受,心理也产生了巨大的落差。这个时候如果自身不能把握好,自己不能严格的约束自己,加之青春萌动……好些同学在这个年级,成绩会有大的变动……相比较而言“文科班”女生较多,相对应的大多数男生选择了“理科”。话说“阴阳失调”吧,努力中带着一股拼劲,拼一个好的分数,拼一个好的学校,拼一个好的未来……高三的生活尤为激烈。适应了自己所选科的学习模式,每天自习结束,没有一个人离开。延时一个小时,仍然有在厕所灯下,走廊等这些长明灯下用功学习的学生。这个年级,他们的吃饭时间缩短,上厕所时间缩短,洗漱时间缩短,就连高一、二一个月回一次家的时间,也在减少……能利用的时间,大家都在你追我赶,拼尽全力就为那个向自己招手的“七月”。这每一次的模拟都是一个起点,面对自己的卷面,一遍又一遍的查漏补缺;一道错题能反复练习十几个才肯放过……高中就是这样,“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是每一个考生的名言;然而也有部分天才型的人物,整天捧着一本书,看似不紧不慢,然而他们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拿出习题往往有事半功多倍的效果……然而,时星属于那踏实勤学的一类,他没有任何的优势。虽然成绩在班级内是前五名,如果放眼全校,就有点吃紧。若想考个985院校那简直就是奢侈,211院校他倒是很有信心。那个“寒门出弟子”的梦,他觉得在他身上可以实现。原本一味的按照老师的方法学习,记忆;直到去年暑期遇到了兰子后,他知道忙里偷闲中,可以让书本来填充这少有的时间段。因此,他成了校“图书馆”的常客……
要说“黑色”七月考学生、考家长,那么对时星而言,所有的压力都是他一个人的。从小没有读过任何书的父母,只能给他提供吃和穿。就连临近“高考”,一个和时星同行的学生家长,问时星爸爸“是否在高考当天去给孩子助威时”,他那可爱的回答——“学习是娃的事,我又不懂。去了娃么心考试,不去了。”让时星更确定了飞出这个“山窝窝”的决心。
“高考”对于他而言就是像测验一样轻松,没有任何的压力。进入“语文”第一试的考场,时星没有任何的感觉。像模拟一样检查考卷,他觉得这个考试就是多了一个“准考证”……在试题发下来考试铃声一响,他全面投入了答卷,没有任何的想法,只想把题尽快答完……只见他不慌不忙,笔尖在卷面上“刷刷刷”地留痕……一个小时过去了,他开始了“作文”环节:当他看到作文题目时,一时间想到了兰子,这个女生提议他看书,看来真是助他一臂之力也……
时星走出考场后,没有如其他同学一般,父母都在等待:有人递水,有人送茶的……他像往常一样,进入了一家米粉店,要了一个“酸辣粉”开始补充能量……当一个同班同学进来吃饭,问到答题情况时,这才想到是“高考”……吃完饭,时星进了宿舍。当其他同学都在讨论着考题、考点时,他一头扎进了床上,“呼呼”开了……这一点,时星和兰子很像,兰子考完试,从来不去讨论考得如何。因为自己心里有一本帐,考得咋样都知道;如果不停地讨论,肯定会影响下一节的发挥……
下午的数学时间,那是时星的强项,更不用说……考试走出考场,跟候考的班主任做了个交流,时星面露喜色“老师,我的数学的百分比绝对是百分之百。”说完,谢过老师,转身离开了……
第二天的综合和英语他也是轻松自如……
“高考”的风吹过了,“志愿”也填报了,此刻就是敬候佳音……
当八月桂花遍地开的时候,捷报飞来了——时星被天津一所重点大学录取,这在他的预料之中,没有任何的欣喜。他像往常一样,回到家“妈,考上了。”他的语气跟平时向妈妈要说“我吃饭了”没有任何的区别,然后就一头扎进了书堆……当面对一大摞的书籍时,他想到了一个人——兰子。这个假期他第一次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