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马的概念,很快就被刘彻、卫青和霍去病说采纳,因为,他们都非常清楚,设定这个概念,就是为了让各路军之间相互可以迅速取得联系。
从那之后,汉军出兵一旦需要分兵的话,都会以这个标准来约束偏师,让他们不要离开主力部队过远。事实证明,这个概念的用处和影响非常大。
使得那些汉军偏师在没有先进通讯设备,没有先见导航系统的情况下,即便在塞外迷路,也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找到汉军主力部队。
而且,若是在分兵出塞的之后,一旦其中任何一路偏师遇到大量敌军部队或者匈奴人的主力部队的话,其他各路便可以迅速调整方向,驰援被攻击的偏师。
汉军出兵,为什么一定要设置偏师呢?原因很简单,找寻匈奴人的主力部队,好与之交战。可是,之前的偏师将领一旦遇到匈奴的主力,不是全军覆没,就是折损大半,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汉军的战马不行,骑兵的骑术也不过关,根本跑不过匈奴人,那就更谈不上固守待援的可能性。
不过,现在的情况却大大不同了。
金知蝉虽然没有再插手,可是,经过多次出兵试验,当初被霍去病、卜至忠和公孙厚乐三个人集体造出来的那种三用战车,已经得到了屡次改良,其防御效率一就被大大加强。
现如今,这种战车不但卫青的主力部队有,就连四路偏师也配备了很多。其目的和作用,就是为了让偏师能够获得更多的防御能力,可以让其他各路偏师或者主力部队主力部队及时救援哪个被匈奴大军围攻的偏师。
不过,霍去病出兵,却与卫青大不相同,因为他手里面的士兵数有限,再加上他部下的士兵都是精锐,因此,他出兵之后,并未分兵,而是集中所有兵力,继续绕道,准备绕到左贤王的王庭侧翼进行突袭。
左贤王自然也早就得到了汉军出兵的消息,不过,他没有向一只鞋单于反应那么大,他以为汉军此次从定襄郡出动十余万大军,进攻一只鞋,已经是汉军出兵的极限了。故此,他虽然提前做了防御部署,将一些小部落迁移到了后方,可他并未将自己的王庭迁离太远。
这就是导致,当左贤王得到霍去病突然从代郡率领数万大军向他这里偷袭消息的时候,再想有所反应,却是已经晚了。
这个时候,左贤王也只能向当初的右贤王一样,迅速带着自己的家人,率领部下的精锐部队,向北突围,事实上放弃了自己的王庭。
再说卫青的主力部队,穿行千里,越过大漠之后,迎头就碰上了一只鞋埋伏在这里的精锐匈奴骑兵。
不过,卫青早有准备,他让前锋部队迅速布下车阵固守。
在进入漠北之前,卫青就把自己的部队分成了三个集团——前锋,中军和后军。前锋被围困,中军继续前进,而后军却被暂时留在漠北的边缘修整。
这么做,卫青是想让自己手中保持一直体力充足的预备队,一旦一只鞋单于察觉到自己的意图,后军修正过后,就会立即追击。到时,卫青会从前军和中军抽调出足够的战马,让后军部队一人双马在后面紧紧咬住一只鞋单于。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汉军士兵数目够多,可是,目前为止,也只能做到一人一骑。而匈奴单于一只鞋的部队却一直都能够保持一人双骑,其精锐部队甚至是一人三骑。
因此,卫青留下来作为预备队后军士兵才是主力部队中的精锐。
与此同时,他还派出了十余骑传令兵,迅速找到并联络其他四路偏师,让他们迅速向主力部队这边靠拢,从侧翼迂回包抄到单于的东西两侧,完成既定的合围任务。
西路偏师是公孙敖和郝贤,而东路偏师是张次公和赵食其。
结果,岔子就处在了郝贤的头上。
他进兵的时候,过于求稳,这路偏师虽然始终与卫青的主力部队和公孙敖的西路前军一直保持着一马的距离,可是,当卫青的传令兵找到这路偏师,并命令他立即进兵的时候,郝贤居然还继续按照之前的行军速度,向着主战场敢去。
当公孙敖单独领着一万骑兵出现在一只鞋单于大军右翼的,而张次公和赵食其各自率领一万骑兵出现在其左翼的时候,一只鞋立刻就预感到自己大事不妙了。
一只鞋能力比起前几任单于若的不是一点半点,可是他不傻。公孙敖的一万骑兵一出现,他就知道,卫青这是准备派人合围自己。而卫青留在漠北修整的后军部队,也被匈奴游骑发现了,这里毕竟还是匈奴人的主场,卫青想要一直将自己真实的兵力隐瞒下去,根本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因此,一只鞋立即拼了老命,不顾当面卫青的前锋和中军的迅猛攻击,直接撞向了只有一万骑兵挡道的公孙敖。
好在有战车的保护,公孙敖的这一万人马才没有损失过大,可是,这种情况下,他自己也只能做到自保而已,却已经无力在这个方向阻止一只鞋单于跑路了。
匈奴单于一只鞋这次在漠北埋伏,其所率领的士兵总是也有十万骑兵。
因为卫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