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都市言情>我成了富一代> 第三百六十三章 十年寒冬失去的十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六十三章 十年寒冬失去的十年(1 / 2)

姜明玉看着沉思的叶风。

那张好看的侧脸,不禁有些着迷。

丝毫不知道,叶风在想着事关华国芯片产业的大事。

叶风知道,华国的芯片产业,在经过本世纪初欣欣向荣的数年之后,又一个长达近十年的寒冬,即将席卷而来。

这个寒冬,不仅属于张如京,也不仅仅属于中芯国际,而是属于整个华国芯片产业。

叶风回忆着有关中芯国际的信息。

2003年底,台积电及其北美子公司向美国加州联邦地方法院提交诉讼状,起诉中芯国际侵犯专利权及窃取商业秘密。

台积电申请对中芯国际实施禁制令处分及赔偿财务损失,起诉对象包括中芯国际在中海及美国的子公司。

中芯国际赴美上市的2004年,正是和台积电官司如火如荼之时,也因此,中芯的股价从一开始就遭受了巨大的压力。

市场对于讼诉的悲观预期,造成中芯国际的股价在上市首日就出现大幅破发,之后持续震荡下行。

一年后,中芯国际和台积电达成庭外和解,根据和解协议,中芯国际赔偿台积电1.75亿美元,差不多占到中芯2003年年收入的50%。

这还仅仅是开始,2006年,台积电再次以中芯国际不遵守和解协议为由,将其告上加州法庭,指责中芯国际在最新的0.13微米工艺中使用了台积电技术。

漫长的官员反复打了三年。

加州法院开庭,台积电再次胜诉,中芯国际被迫付出更大的代价以取得和解:

在1.75亿美金的基础上,再赔2亿美金,外加10%的股份。

据说,在接到律师通知的那一刻,张如果京在电话前放声痛哭。

而和解的另一个不为人知的条件是张如京必须离开中芯。

几天后,张如京便引咎辞职,离开了为之奋斗了9年的中芯国际。

这次败诉,对于整个华国芯片行业的恶劣影响是极度深远的。

赔款让公司元气大伤,基本失去了投资和扩张的能力。在股东结构上被阉割过以后,中芯对于先进制程的研发投入也大打折扣。

在2008年前后,中芯和台积电在摩尔定律上的代差大概只有不到1代,而到了2015年,这个代差被扩大到了3代。

即在整整5年里,中芯在先进制程的研发上几乎完全止步不前。

也让华国赶超全球芯片头部玩家的脚步停滞了近10年之久。

更让人扼腕的是中芯的存储器业务。

中芯在2008年之前,一直在存储器工艺上保持着业内的领先水平,富士通,英飞凌等均为中芯的大客户。

然而在诉讼赔偿中元气大伤的中芯,又接着在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中大受打击,中芯的大客户——从英飞凌独立出来的存储器业务部——奇梦达,宣布倒闭,最终彻底摧毁了中芯国际的存储器业务,从此退出了存储器市场。

而在几千公里外,另一家芯片大佬——三星电子,却将张如京最为擅长的逆周期扩张战略,如法炮制,并在次贷危机之后,借着智能手机兴起的东风,一跃成为全球最领先的存储器芯片制造商。

随着张如京出走接踵而来的是中芯高层的持续动荡,中芯的董事长在没几年里换了好多任,中芯管理层陷入内耗而不可自拔,中芯的股价也一落千丈,曾经最低跌破1元。

……

随后,华国芯片史上,更可怕的事情发生了。

2006年,一个社会知名人物,在水木大学的水木清华BBS上,公开指责中海交大微电子学院院长,陈进教授发明的“汉芯一号”造假。

这款“汉芯1号”,正式发布于2003年。

据陈进说,其采用国际先进的0.18微米半导体工艺设计,在只有手指指甲一半大小的一个集成块上有250万个器件,而且具有32位运算处理内核,每秒钟可以进行2亿次运算。

经过国内权威专家验证,认为这一成果接近国际先进技术,在某些方面的性能甚至超过了国外同类产品。

陈进也因此荣誉缠身。

被授予其中海科技创业领军人物称号,还被大学特聘为长江学者。

同时,陈进本人还身兼数职,中海交大微电子学院院长、中海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CEO,中海交大汉芯科技有限公司总裁、中海交大创奇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造假的消息出来后,一些嗅觉敏锐的媒体很快介入,进行了艰难的追索和求证。

在举报人和媒体的共同努力下,一个个事实渐次浮出水面。

一个月后调查组得出结论:“汉芯一号”造假基本属实。

“汉芯一号”,不过是从美国一家公司买回的芯片,雇人将芯片表面的原有标志用砂纸磨掉,然后加上“汉芯”标志“研制”而成。

如果说中芯国际在和台积电的官司中败诉是个悲剧,那么汉芯的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