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艺中心给长安城百姓带来的冲击还没有过去,新一版本的《科学月刊》使用了大篇幅刊登苏生的最新论文,又给长安城投下了一块大石头,激起了无数的浪潮。
南山书院也开始慢慢的进入到大家的视野。
以前细虫论虽然引起了比较大的争议,但是大家普遍也就认为苏生在哗众取宠,但是现在不一样了。
虽然苏生现在的实验也没有直接给大家找出细虫是怎么样的,但是已经间接证明了他的存在。
同样的瓶子,使用了曲颈瓶装的烧开的肉汤,在实验室里放置了十天也没有坏掉,而其他瓶子里的却是已经早就发臭了。而同样在曲颈瓶里面装的肉汤,在晃动肉汤,让它流到瓶口从新流回去之后,不到两天就变浑浊了。
这基本上可以肯定一定,那就是我们生活的环境里面,有一些肉眼看不见的东西(苏生称之为“细虫”)存在。
“刚刚苏生已经给大家说明了他的试验过程,那么今后我们给病人治病的时候,特别是进行外科手术的时候,一定要重视手术刀具的消毒问题,只有充分的对伤口和刀具进行消毒,并且对手术环境尽可能的进行消毒,才能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作为医学院的院长,孙思邈今天亲自给医学院的学员上课,而课程的内容就是苏生刚刚在《科学月刊》上发表的文章。
“孙院长,从苏师兄的这个实验,可以推断出细虫的存在,进而推断出伤口感染是细虫的影响。现在我们用酒精消毒之后可以大幅降低感染的风险,是不是就可以证明酒精可以杀死细虫呢?”
杜荷首先站出来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作为医学院仅次于苏生的天赋型学员,杜荷可以说是大器晚成。学医还不到两年,就已经比其他学员领先很多,特别是在外科手术方面,是医学院排名前列的高手。
当然,这和大唐的外科学刚刚成立,还没有什么太多过往可借鉴的东西有关系。
这个时候,你只要做的好,你就是这个行业最顶级的存在了。不像是后世,哪怕一个医学生天赋再高,你要想学习几年就成为德高望重的人物,想都不要想。
工程院里多少院士还没有去见马克思,各家医学里还有多少主任副主任,你一个医学院的学生,哪怕是天赋再好,也不用想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就崛起。
嗯,像是凌然这样带着系统的除外,没有可比性。
“杜荷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好,这也是我最近在思考的问题。虽然我们现在没有办法直接看到伤口上的细虫,但是他的存在是毋庸置疑的。用酒精消毒可以降低伤口感染,除了杜荷你说的是不是酒精把细虫杀死了,还有一种可能就是酒精把细虫给驱赶走了,或者是酒精把细虫的破坏功能给抑制了,这些情况也有可能是同时存在的。”
孙思邈作为学医多年的老神医,看问题的角度明显比杜荷要全面。
虽然站在后世的角度,一下就知道酒精为何能够杀毒。
那是因为酒精的分子具有很大的渗透能力,它能穿过细菌表面的膜,打入细菌的内部,使构成细菌生命基础的蛋白质凝固,将细菌杀死。
但是,从杀毒这个事情本身,如果把杀毒制剂延伸开来分析,就会发现孙思邈的观点才是更加准确的。
许多消毒剂能破坏微生物的酶系统,从而影响微生物的代谢,发生抑菌和杀菌作用。如某些氧化剂和重金属盐类能与细菌的巯基结合并使之失去活性。
有些酸、碱和醇类等有机溶剂可改变蛋白构型而扰乱多肽链的折叠方式,造成蛋白发生不可逆的变性、凝固,导致结构蛋白和功能蛋白都遭受严重破坏。
有些表面活性剂、酚类及醇类可导致胞浆膜结构紊乱并干扰其正常功能。使小分子代谢物质溢出胞外,影响细胞传递活性和能量代谢,甚至引起细胞破裂。
所以说,杀毒的原理不一定就是把细菌杀死。
“但是,最近一段时间我也做了一个实验,那就是用不同浓度的酒精去给羔羊的伤口消毒,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杜荷纠结了一下,不知道要不要继续说下去。
因为他也有点怀疑自己的这个发现是不是因为实验过程中的一些偶然因素导致的。但是他有想到了张华曾经对大家说过的话:大胆猜测,小心求证。
所以还是决定说了出来,“今年,酒精作坊的提纯能力提升了,以前的酒精浓度不是很高,即使是不断的提纯也还有水分,但是现在已经基本上可以提炼出纯正的酒精了。所以我就用纯酒精去进行消毒,但是接连出现了几个伤口感染的情况,明细高于以往,这让我产生了一些疑问:会不会只有特定浓度的酒精才是最适合消毒的呢?”
既然已经开始说了,杜荷倒是不再犹豫,越说越顺溜,“经过我的多次试验和观察,发现使用了纯酒精作为消毒剂的手术,羊羔的伤口恢复并不理想,七八成都出现了伤口感染的现象。同样的,使用了低浓度的酒精消毒的伤口也是感染率非常的高。反倒是酒精和水大概七三分的情况下,消毒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