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草原,一眼望去都是白茫茫的,要是不环境的人,根本分不清道路。
草原上原本就没有什么所谓的路,一尺厚的积雪将原本大家走的多,留下来的痕迹也都给掩盖了。
好在阿斯卡算是生于此长于此,一点都不担心迷路。
“阿爹,这一趟要是买羊毛真的成了,过几天我们再去一趟,然后我们不要盐,让他们换一本书给我行不行?”
阿斯卡虽然才三十多岁,但是已经是三个儿子一个女儿的爸爸,这次去榆林,几百斤羊毛需要四五匹马驮运,为了避免下雪天马匹走散,他让十八岁的大儿子和十四岁的小儿子跟着。
大儿子蒙江天生神力,虽然没有正经学过武术,但是寻常的三五个成年人根本不是他的对手,带着他,阿斯卡觉得路上安全更有保障。
小儿子蒙辉恰好相反,自幼就对汉人的东西情有独钟,喜欢看书。阿斯卡家仅有的两本书都已经被蒙辉给翻阅了无数遍,生生将一本半寸厚的书变成了一寸厚。
“蒙辉,要是这趟买卖成了,别说一本书,以后你要两本三本,阿爹都给你换。我们这次顺利的话可以换回十几斤的盐,到时候我们拿出一半去更远一点部落去换羊毛,估计可以换到无数,然后我们再把羊毛送到榆林换盐,不用一年,我们的日子就可以过的比谁都好。”
阿斯卡能够成为第一个听从阿古那劝说的人,脑子自然是比较灵活一些。
“阿爹,这些汉人似乎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坏呢,要不然怎么会出这么高的价格收购我们的羊毛,这不相当于给我们送钱吗?”
蒙江和很多牧民一样,想不通草原上没人要的羊毛怎么可以卖那么高的价钱。
要知道,即使是在靠近榆林的草原上,一斤食盐也可以换好几只羊呢,现在居然只要不到十只羊的羊毛就可以换到一斤盐。天底下居然有这么好的事情。
“汉人中也有好人和坏人,就像我们西突厥也一样有好人和坏人,想必这个收购羊毛的王管事就是汉人中的好人吧。”
阿斯卡父子三人在草原上走了三天,总算是在第三天天黑前进了榆林城。
榆林城的各处城门都有王玄策安排的人员盯着,看看近期有没有什么送羊毛过来卖,顺便也当一下引导员,免得这些突厥人被城门守卫为难。
“王管事,北门来报,说是有三个西突厥人运了四匹马的货,看样子是羊毛,问了路之后就向羊毛作坊方向而去了。”
作为收购羊毛的第一步,王玄策依靠的是寻找西突厥的代理人方式,找的第一个人就是阿古那。
现在过去了好几天了,总算是有点动静了,看来第一步算是看到成功的希望了。
虽然西突厥和大唐开通了互市,但是两个国家和民族的矛盾要想真的消除还是很难的,汉人商贩虽然在草原上受到了优待,一般不会有人和他们过不去,但是也不是绝对的。
所以在和榆林附近几个部落搞熟悉之前,王玄策不打算直接派人去草原收购羊毛。
反正即使是让人送过来,一斤食盐换二十斤羊毛,那已经是非常低廉的价格了。
虽然这个低廉可能只有王玄策和张华认同,现在可能要加强见识过清洗后的羊毛的匠人和各家派驻的跟班。
“好,总算是有人响应了,走,我亲自过去看看。”
古有千金买马骨,王玄策现在要做的事情,其实也和买马骨差不多的意思。
一定要让第一个来交易的人感到春天般的温暖,感受到张家商队收购羊毛的诚意,感受到张家商队童叟无欺的做事方式。
就在王玄策刚刚到达羊毛作坊的时候,阿斯卡父子三个也到了。
怎么接待这些西突厥人,怎么进行交易,这个王玄策可是专门给大家说明过的,所以虽然是接的第一个客人,收购现场也不算乱。
就一个客户三个人,现场的工作人员都比他们还要多,哪能乱的起来呢?
“我再次报一下重量,如果没有疑问,就按照这个来兑换了。”
负责记账的是在张家蒙学学了一年的互助村小伙陈亮,为了让阿斯卡几个人清清楚楚的知道自己带了多少羊毛,可以换多少食盐,陈亮仔细的说明了一遍又一遍。
“阿爹,这正是食盐啊。”
蒙江掂量了一下背上的食盐,虽然还不到二十斤,但是给他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这是家族兴盛的标志啊。
“阿爹,我们回去马上就把剩下的羊全部剪了羊毛送过来,然后再去附近几家问问,看看他们愿不愿意卖羊毛。”
蒙辉脸上也露出了笑容,有了这个路子,再也不用担心生活过不下去了,就是自己一直想要的书籍也不再那么遥远。
“哈哈,那帮人看我剪羊毛的时候都像是看笑话一样,以为我们是被人欺骗了。那些羊毛他们留着也没某什么用,我们愿意收购,他们肯定是愿意卖的。”
“阿爹说的也是,回头阿爹你和蒙江负责去收购羊毛,我带着二弟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