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征从床上醒来,映入眼帘的是一间小巧结实的屋舍结构。灰黑色的墙面让人看不出材质, 却是方征的得意之作。
这是“水泥”。不是后世现代工业化的水泥, 利用现成的大量火山灰和石头粉,加入水, 加热搅拌后变干的最原始的“水泥”。它的硬度接近石头, 防雨防潮, 坚固结实。
方征坐起身,他睡在一张木床上, 床板削得不平整, 斧子砍的没法弹平。在上面垫了许多层稻草、皮料, 睡得还算舒适。
方征拿起桌上一个形状扭曲的泥碗,叹了口气。无论烧多少次,都是这种歪模歪样。这即将是他要解决的下一个问题。
逃出三苗人的“大青龙”地穴, 已经过去三年了。
在这期间,方征解决了一些问题, 却有更多的问题摆在了他的面前。
方征起身推开房门, 天色还未大亮, 雾岚弥漫。周围有几十座灰黑色、用火山灰和石头粉砌成的小屋,三两错落在周围。这些坚固的石泥房,是方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
当年方征带着一群老弱病残,顺着火山岩浆流淌尽头的方向, 找到了这个封闭的小山谷深处。山谷像一条狭长的口袋, 一路上有无数石峰屏障, 还有险峻的河道, 岩浆只掩了前几层屏障,就被堵住流不进来,可以说,如果以后再火山爆发,这袋状山谷内依然安全。
火山岩浆封住了山谷入口,寻常人和巨型猛兽根本不得而入,方征他们通过一个隐蔽通道出入,这三年来从没有泄露过踪迹。
一开始方征是带着他们砍木头,搭建最简单的“杈杈房”。用的是山上随处可见的毛榉,毛榉轻便,搭建简单,两天就能围个栅栏,一把茅草盖在上面,做成个过渡居所。毛榉虽然易寻易砍,却是一种劣质木材,不耐潮、不耐虫,几个月就不行了。
方征一开始倾向于找好木材来建房,但是要达到要求的木材,不说能找到楠树,起码应是刺榆和枫木级别。附近自然条件虽然不错,但符合要求的树种并不多。方征费了老大劲才找到一颗枫木,照这个密度来看得走十几公里才找得齐一所房子需要的全部木材,而且石斧根本砍不动那种坚固的木料。
种树不是办法,他总不可能等个十年八载。
方征另辟蹊径,他看中了堆积在谷口的大量火山灰。都是当年岩浆淌出留下的。
火山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也是后世制造水泥的材料之一。水泥主要用途是把沙和石料黏在一起。方征实验了一下,在地上堆了个泥池,把火山灰用石耜——一种最古老的,形状似犁的工具铲进去,然后加入冰凉溪水。
泥池里的水先是发热,冒出咕噜噜的气泡,等冷却之后,火山灰硬化得更好,把石块黏附在一起。这里的石块主要是地面上凝固后有气孔的火山岩,不用费力去开凿,绝佳坚固结实又轻便的建筑材料。
方征又实验了几次,找出了河水、火山灰、石块、泥的最佳配比,制作出了最原始简陋的“水泥”,跟现代水泥当然不一样。但能用它们搭起歪歪斜斜的一堵墙,接受水、火、小虫啃咬和老猴子抓挠的检验,开始砌房。
暂不能造复式,但单层平房已经够用了。
他给自己砌了个巨大的单层平房,然后把办法告诉了部落里其他人。
有比国的长老们带着部落女人搭建的也是石房子,用来黏附石块的东西是宗主国赐下的“白奎”,另一种形态的石灰。但看到方征一系列操作后,玄思长老非常惊异地说,这泥浆水里的东西就像是白奎,而且比那更好。
自从方征把那头老猴子收拾服帖——包括不限于拎它尾巴猛烈摇晃等一系列操作——它会乖乖讨好方征。比如此刻,它就抱着一个藤编兜,里面有几枚新鲜的毛栗子。方征捡起来剥着吃。老猴子在一旁期待地吱吱叫着,方征吃舒服了就把剥好的喂给它吃,揉一揉猴头让它去了。老猴子热火朝天地继续跑去采集。方征严重怀疑那老猴子有讨好型人格,不对,猴格。
采集品的主食有榛、栗、松籽和朴树籽。火山爆发后对生态的影响,惠泽这片区域的不仅有建筑材料。经历了高热灰烬洗礼后,土壤变得更加肥沃,新的一批可食用蕨类、果树类、低矮灌类、真菌孢子类都发育得更加茂盛。只要他们在石峰边缘转悠一天,就能采集到大量天然食物。
方征并不想把采集当做主要经济模式。他走出房门,屋前是一片土地。这是方征努力想解决的第二个问题。
土地上有农作物。虽然现在只有简单的两种,一种是薯萸,另一种是野稻。薯萸是古老的山药,区域盛产的块根植物之一,也是以前有比部落的主食。在把婴儿从公社挖出来的时候,他们顺便带来了许多薯萸藤。
野稻则是方征作为“现代人”的情怀了,他在附近转悠了很久,终于找到一颗非常小,寥寥三穗的野生稻种。第一年播下去的时候,种子深度不对,浇水时机不对,一把谷粒只长出三四颗。第二年方征汲取教训,稍微好一些,长出了七八颗,但方征用粪肥和鱼鳞虾壳的“土化肥”把苗烧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