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都市言情>文艺界奇葩> 第二百零六章 行程满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零六章 行程满满(1 / 2)

随便在网络上看了看自己的新闻,庄言就感受到了火热程度。

这让庄言想起了上一世的莫言,他无疑是中国的文坛巨匠,也是一杆旗帜,但是在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中国大部分人都不认识他。

或许有人听过他的作品,可也是因为他的这本书被张一谋和郑晓龙分别拍成了电影和电视剧,人们对于的印象也是来自于这些影视作品。

真正看过书,知道是莫言写的人,又有多少,这些人绝对不是多数。

而现在,甚至还出现一种声音,希望庄言再接再厉,能够一举拿下明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为什么要是明年,因为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名单已经在十月份公布了,文学奖的得主是来自瑞典的家魏尔纳。

这位瑞典人,可是号称瑞典新浪漫主义领袖,不过庄言并没有看过他的作品。说实话,这位魏尔纳,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多少还是跟他的国籍有关系,他为瑞典文学可能做了很大贡献,但是对世界文学做过的贡献真的是少之又少。

相对的,如果辜鸿铭不是中国人,或者说诺贝尔奖是中国的,那么辜鸿铭现在也能拿个诺贝尔奖玩玩,毕竟辜鸿铭对中国文学的贡献,相对于魏尔纳对瑞典文学的贡献,肯定是只多不少的。

当然了,对于这种让庄言拿下诺贝尔文学奖的声音,也就是随便喊喊而已。

它跟蒲松龄奖是完全不同的,不仅仅是在文坛的地位不在一个层次,而且诺贝尔文学奖其实更多的不是关注作者的某一部作品。不是说某个作者某一部作品非常优秀,就能把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他。

诺贝尔文学奖其实更像是一个终生成就奖,虽然有时候在颁奖的时候,颁奖词也会提到作者的某一本书,但是奖项还是颁给这个人的。

所以,只听说过谁获得过两次诺贝尔物理学奖之类的,但是从没有听说谁获得过两次诺贝尔文学奖,因为终生成就奖,是不可能颁发两次的。

也是因为这样,所以能获奖的人基本上都是暮年的,其中只有两个低于五十岁,一个是九年前的那次诺贝尔文学奖,英国人吉卜林在四十二岁就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另一个则是11年的莫里斯,那年他已经四十九岁了。

这个年代不同21世纪,虽然人的寿命已经相对于三四十年前大幅度提升,但是在人们的观念中,五十岁已经算是老年人了。甚至有不少人认为,四十岁以上就已经开始跨入老年人的行列。

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就算是庄言的粉丝,在心里面也不认为诺贝尔文学奖会颁给庄言,他才“出道”半年啊,试问有谁会把终身成就奖颁给一个才创作半年的作家?

如果说蒲松龄奖颁给庄言,是一个普通tnt炸弹,那庄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就不啻于是一颗重型的核弹,如果真的炸下来,世界都该毁灭了。

庄言自己看到这个说法的时候,也是笑了笑,他就从来没有想过这种事情。

如果他还能持续做梦,作出一些更好的作品来,或许十几年后,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们的胆子也够大,那他还有可能得一次奖。

现在的话,这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过网友们的心情,庄言也可以理解,诺贝尔奖作为现在最重要的奖项,已经颁发了十六届,中国连一次文学奖都没有获得过。

其他的奖项,中国倒是获得过不少次,物理的、化学的都有。

人总是对于得不到的东西展现出更加热切的希望,因为一直没有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所以相对于其他奖项,中国人倒是更加希望能够获得一次文学奖。

对此,庄言只能无奈地笑笑,因为这种情况倒是跟上一世相反。

在上一世,不论是莫言获得文学奖之前或者是他获得文学奖之后,中国对于诺贝尔文学奖的重视程度其实是仅低于诺贝尔和平奖的。

当然了,和平奖就是个笑话,完全可以排除在外。

上一世,随便在路上找个人问问他最希望中国获得诺贝尔奖中的哪一项奖,答案是文学奖的绝对是最少的,而且比例肯定是低得可怜。

所以庄言看到这一世人对于文学奖的执着,也是不胜唏嘘,殊不知在另外一个中国,人们对于物理学奖等奖项的渴望是他们这些人的百倍。

这就让庄言想起来一句话,里面的,婚姻是一座坟墓,城外的人想进来,城里的人想出去。

这句话套在两个世界也是可以的,总而言之,得不到永远在骚动。

……

庄言获得蒲松龄奖的消息在网上余热未退,时间就已经悄悄来到了十二月十六号,离蒲松龄奖颁奖的十八号只有两天时间了。

而庄言在早上九点钟,就带着姚谦一起登上了赶往燕京的路上。

之所以要提前两天过去,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想要跟王立健他们这些老朋友提前先聚一聚,其次是段奇瑞之前说的,刘鹗会在十八号左右到燕京,所以庄言希望过去的时候,如果刘鹗在,可以过去拜访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