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很残酷,也很无奈。
说白了这些掩护部队就是“炮灰”,是冲在前方送死的,他们几乎没有活着回来的希望。
即便如此,上级依旧交给他们一些任务,告诉他们该怎样怎样死……
但舒尔卡又不得不承认扎哈卡维奇少校的命令是对的。
如果坦克残骸不够靠前,就意味着潜伏部队也无法靠前潜伏。
如果坦克残骸将桥面堵死,就意味着潜伏坦克无法通过。
部队呈一字长蛇阵缓缓往前推进。
这原本是行军队形不适合用于进攻,但因为进攻的是桥面只能这么做。
坦克带着马达声朝前推进,前方已经有几辆坦克开上了桥面,然后就加快了速度……就像之前说的,他们要尽量靠近前方。
但德军显然不会让它们如愿,几发照明弹升到空中,然后“轰轰”的一阵炮响,马上就有一辆坦克被击毁。
那是个很恐怖的画面,舒尔卡等人的坦克随后就经过了这辆坦克残骸,在它的正面装甲上看到了一个几乎有汤碗那么大的洞……外表看依旧没有多大损伤,但里头已经一片血肉模糊都被打烂了。
坦克继续往前驶,照明弹一发发的升上天空,高射炮令人恐怖的响声也不绝于耳。
或许是因为紧张,所有的坦克似乎都开始乱窜,它们早已顾不上身后的步兵猛踩着油门用最快的速度向前冲锋……这其实是战前就计划好的,坦克的确应该要抛下步兵才有可能冲进敌人防线。
否则,一边掩护步兵一边前进只会让高射炮一辆接着一辆的将他们击毁在路上。
同时掩护步兵也是没多大必要的,事实上,一辆辆坦克残骸就可以成为步兵的掩护。
不过当然,坦克这样的冲锋是很难成功的冲过桥面的,因为对面不仅有高射炮,还有许多反坦克炮阵地。
另一边在装甲列车上的迈克尔少校就开始兴奋起来。
“都动起来!”迈克尔少校拿着话筒大声命令着。
装甲列车上的装备十分先进,比如迈克尔少校的命令可以通过话筒传达到每一节车厢并且像喇叭一样放大。
当然,如果有需要的话,迈克尔少校还可以针对某些车厢比如高射炮车厢下达命令。
“那些伊万们发起进攻了!”迈克尔少校说:“他们打算用密集的坦克突破我们的防线,一定要稳住,注意自己的目标!”
对于一名工兵营营长来说,迈克尔少校的指挥还是很到位的。
他甚至拒绝上级给他的命令。
费恩上校命令迈克尔少校每次战斗的时候都将装甲列车横在桥头。
“这样我们就可以四门炮同时开火!”费恩上校说:“而且面对的还是敌人坦克较大面积且装甲薄弱的侧面!”
“不,上校!”迈克尔少校回答:“我并不认为这是个好选择。因为我们知道,伏尔加河大桥有护栏,所以虽然我们的确可以面对一部份坦克侧面,但护栏却会减少这个作用,这些护栏甚至有可能使我们的炮弹偏离目标!另外,88MM高射炮能在更远的距离击穿敌人坦克的正面装甲,所以我们根本就不需要面对敌人的侧面装甲!”
费恩上校无言以对,同时感到有些尴尬,因为他发现面前这个工兵营营长似乎并不是像他想的那样对战争一无所知。
“那么,你认为我们该怎么面对敌人?”费恩上校反问:“开着你的装甲列车撞向敌人?”
周围的军官不由笑了起来。
“不,上校!”迈克尔少校回答:“我们的装甲列车会在桥头来回移动!”
说着迈克尔少校就将抽出钢笔当作装甲列车,在伏尔加河大桥前的铁轨上一边来回移动一边接着说道:“我们有四门高射炮,两门在左侧两门在右侧。列车来回移动可以让他们交替射击,这可以避免装甲列车被敌人掌握位置用炮火覆盖,同时炮火从正面控制并封锁桥面也更容易!”
会议室霎时就安静了。
事实证明迈克尔少校是正确的,这种战术能更高效的封锁桥面同时也更安全,只不过对装甲列车各单位的协同是个考验……比如,当炮手正瞄准目标的时候装甲列车移动就是不合适的。
不过这似乎并不是什么问题,工兵营利用装甲列车里的通讯设备互相联系彼此协同得很好,这使装甲列车就像是一个整体,游走在桥头两侧以及两座桥梁之间不断的杀伤敌人坦克。
甚至就连照明弹也是装甲列车打出去的,另外还有机枪、迫击炮……整个装甲列车就相当一座武器库。
迈克尔少校在潜望镜中一边观察着桥面上一辆辆冲上来的俄军坦克一边亢奋的大叫:“就是这样,小伙子们,打得漂亮!让他们看看,我们不仅仅是工兵营,我们能对付的不仅仅是游击队……”
终于,战场再次安静了下来,苏军像潮水般的退去,只留下成片的尸体和一辆辆姿态各异的坦克残骸。
一辆幸存的坦克试图调头逃跑,但在迈克尔少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