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过头,看向一旁被扇得嘴青脸肿的曹宏,孙策说道“你回去告诉陶谦,明日我便领兵会一会曹操” “你把我…打这么…惨,我定要请…州牧…大人让,你,好,看,孙策你…等着吧” 这人还挺有骨气“典大哥,看来礼节这东西,他还是没学会” “哎哎,俺手都疼了” “你傻啊,用这个”也不知是谁,在中军大帐放了一块木板,有一指厚,一掌宽,想来正是用来行刑的。 看见这么个骇人东西,曹宏两只眼瞪得跟铜铃似的,再也顾不上嘴硬“孙大人,我…错了,我知错…饶了…我吧,孙…大人,将军…祖宗…” “典大哥,我说过会给你还回那三十板,三十鞭的,你看着办” 曹宏不求饶还算了,一求饶,孙策反而想起了典韦背上的鞭痕。 “呃…” “…主公,他晕过去了” “没用的东西,找个人送他回去” 曹操的使臣和曹宏一前一后抵达,不过周瑜只能先见曹宏,没想到这么不愉快。 和曹操的人聊得却十分爽快,很快定下时间地点。 吕县以北傅阳以南,有一地,一马平川,视野非常宽阔,没有山丘,更没有树林。 孙策选了这个地方作为和曹操的面见之所。 “曹大人!” “孙将军!” 相隔大约八百步后,两军各自停下脚步,整齐,宁静,庄严。 “曹大人,可否借一步说话?” 遥望对面的孙策,曹操感慨万千,想起不久之前还和他把酒详谈,恍如昨日。 待行至相距五步后,两方再次停下来,这个距离已经很近,无论是典韦的飞戟还是夏侯渊的弓箭,都足以致命。 “曹叔父,多日未见,消瘦不少” 这么称呼有孙策的目的,先将谈话性质定义为家常,也顺带抬高对方身份。 曹操闻言露出久违的笑容“伯符却是日渐英姿飒爽,好一个孙郎” 孙策会做人,曹操更会,言语中没有把他放在子侄辈上,面子给够。 “听闻子脩没有随军跟来,很是可惜” “他在陈留照看家小,唉,是该让他也跟来的” “叔父,我有一子,唤渊,想和您求个亲” “哈哈哈,好,好,好!回去某定给子脩找一门好亲事” “那就找谢过叔父,这次找您来还有一事,很重要,希望您能听进去” “如果是让某退兵,不说也罢” “是,也不是,叔父报仇心切,人之常伦,但是如今兖州空虚,若有人趁虚而入,子脩恐怕抵挡不住” “某当何事,荀彧王佐之才,陈宫智计百出,更有张邈坐镇州中,兖州之危不足以虑” “去岁大旱,今年也是少雨,只怕入秋后便有蝗灾,叔父还是应当多修政事,百姓才能安定,跟随于您” 公元193年继192年之后,仍旧是个灾年,曹操之所以一直受困于粮草,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历史上整个豫州颗粒无收,兖州,青州,司隶东部,冀州南部,荆州、扬州北部,蝗灾泛滥成群,再兼瘟疫流行,华夏大地是满目疮痍。 旱情的持续,三国演义里没有太多描写,孙策也是通过大半辈子背朝天面朝地的百姓才有所了解,都说地震还有余震,这灾情有延续也就不奇怪了。 曹操陷入了沉思,根据去年的情况,此言的确有迹可循,当下内心有所动摇,想不认可孙策的预测都不行“伯符可否借粮,让我兖州安度?” 这就让孙策有些哭笑不得了,好心好意让曹操回去耕田,却在打他粮食的主意,不过转念一想也不是不可以“行,只要叔父退兵,青州可以提供两千五百石粮食” 已经不少了,为了完成任务,孙策这是大出血,公孙瓒还是拿几百匹马来换的。 “原来你还是来做说客,陶谦给了你什么好处?” “琅琊” 孙策也不隐瞒,没必要,这件事没多久就会人尽皆知。 “一座小小琅琊郡如何低得了老父之命?亦或是你那两千五百石粮草?” “曹大人,你父亲的命是命,兖州几十万百姓的命就不是命?你麾下士卒的命就不是命?徐州百姓的命就不是命?” 不待曹操反驳,孙策继续言道“仇可以报,但不是现在,兖州百姓还等着你,等着我这两千五百石粮食” 风,吹过两方人马之间的空地,卷起一阵沙尘,迷眼之际,曹操看到了孙策背后那一排排整齐的军容,纹丝不动,任凭风沙的吹袭。 反观自己的士卒,即使站在这里,也能听到阵营里传来的嘈杂,甚至还有说话声,心里不由骇浪滔天。 差距已经这么大了吗?本以为自己已经拥有了一支不错的部队,可和孙策比起来,小巫见大巫。 解?那就是解烦军了吧?解烦,好名字啊!何时才有部队为我解烦? “那恣,青二字何意?” “恣睢军,青州军,统帅分别是黄忠和周瑜” “常任?” 东汉的部队很少有将军常任,除了少许本部人马以外,大多是要打仗时才临时分配。 “是的” 对于孙策的回答,曹操虽然做好准备,还是有些吃惊“果然与众不同” “知人善用,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无非于此” “…曹某受教”确实有差距,不仅是部队,连他自己和孙策在用人上都有差距,今日一见,曹操深深的被触动,暗自下决心,回去后,一定要好好的研究青州。 “不知曹大人考虑的怎么样?” 让自己真就这么撤兵,曹操有些挂不住脸,更想见识一下孙策的本事,于是“就让你我的部将来决定吧” “曹大人的意思是?” “许久没有看过斗将了,你我各派五人,你赢,我退兵,你输回青州” “好!” 有黄忠在,孙策根本担心胜负,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