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三国之孙氏强敌> 第四十四章 回乐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四章 回乐安(2 / 3)

并非王霸,然否?” 这还是孙策第一次被人这么说,难道自己做了什么让人误解的事“你具体说说” “讨逆将军救陛下于畏难,不仅还政于君,还自请外放,又出计令天子收得郭汜、李傕等董卓旧部,令王室羽翼丰满,它日只需要以青、兖、冀三郡归汉,再有破虏将军在外声援,讨逆将军便是当朝第一人,不知老朽说的对吗?” 程昱说的好有道理,一时间都不知该如何反驳,他所做之事,怎么看怎么是大大的忠臣“知道关中一地的百姓,都怎么议论讨逆将军你的吗?” “怎么说?” “说讨逆将军是陛下的胶东候” 胶东候,贾复,云台二十八将之一,是刘秀汉室中兴的大功臣,和邓禹并列。 可惜孙策并不清楚胶东侯到底是谁,只能硬着头皮“这有什么不对?” “哎,不提也罢”要不是清楚其为人,程昱肯定不会说出这般具有反意的话,但就算如此,他也不想再多言,暗自叹息若不是此人看不清时局,到还真是个好选择。 留下来就是为了当面感谢孙策,顺便再把自己的态度向他明确,中午戏志才来找过自己,说了一些莫名的话,使得升起一些不好的预感。 现下该做的该说的都做了,说了,程昱便打算告辞。 “主公,外面有一个叫戏志才的求见,说是东郡太守曹操的人” 戏志才?孙策默默的看向程昱,见后者也是一脸疑容,不由发现这里面或有文章。 曹操这两天明显就是在向孙策示好,先是曹昂,然后是戏志才,而且看样子还背着程昱。 “程老先生要不要回避一下?”指了指旁边的屏风,暗示其可躲在那里听两人的对话。 …“外官戏忠见过讨逆将军” 戏志才到有些仙风道骨的意思,走进屋时整个人都显得很惬意,一股长者之风迎面扑来。 “戏大人这么晚了还来找本将军,当有要事相告,但说无妨” “那戏某就直说了,不知将军打算何时回乐安?” “待兖州黄巾平定之后” “听闻将军纳降了六十万黄巾,不知要如何处置” “都是一些身不由己的人,某只罪卞喜一人” “在下的意思是要如何安置他们?” “既然从青州来,自然回青州去” “将军要以乐安一地安置这六十万人,只怕…” “戏先生如果是来教某如何处事的,那请恕本将军不奉陪,今日站了一天,腰不是很舒服” 孙策要下逐客令,戏志才不由有些失望,还有几个问题,他并没有得到答案,只能先步入正题“不知将军来兖州到底是为了什么?或许我家主公能帮衬一二” 对嘛,这才是正确的问题,刚开始几个问题,曹昂也问过,但并没有得到如数答复,现在告诉他戏志才,已经算孙策别开一面。 “戏大人你这话说的,来兖州自然是为了剿灭青州黄巾,只是后来听闻东阿程昱有大才,本将军又不通政事,便打算请他去乐安” “这容易,程昱目前仍是白身,某又与他有旧,可帮将军说道说道,青州匪患严重,当让仲德立刻跟着将军前去乐安” “唉?不对啊,听程老先生的意思,他已经答应曹大人的征辟?” “也确有此事,不过这只是在下单方面询问过仲德,我家主公并不知晓,再说无论是乐安还是东郡,都是大汉治下,何必分这么清楚” 这是曹操在打算弃车保帅,兖州对他而言实在太重要“戏大人说得有理,本将军确实该回青州了” “那在下也就不打扰将军休息,明日便去找程仲德” “等等…先生你还是出来吧” “?这…”没想到程昱就在屏风后,刚才的一言一行全落入他耳里,这让戏志才犹如吞了一只苍蝇般难受。 “志才之意,某已明了,程昱定当好好辅佐讨逆将军治理乐安” 孙策这么做就是为了逼程昱表态,也是为了将两人的后路堵上,他想得很清楚,只要程昱但凡表露出一丁点不愿意,他会立刻请两人离开,既然始终尿不到一个壶里,那咱们还是分壶用的好。 “仲德,它日再叙” 戏志才尴尬的走了,留下程昱怅然若失“好了,我的龙鳞指挥使,程仲德,咱们继续刚才的话题吧” “不知将军还有何指教?” “记得你方才说我啥来着?说我要做胶东侯是吧,来来来,咱们坐下好好聊聊…” 192年3月中,孙策带着六十万人马,浩浩荡荡离开肥城,前往乐安,为了感谢他,刘岱不仅亲自相送五十里,还送上物资,有布匹,被褥,衣物,牛羊,种子,但就是没粮食。 孙策虽然走了,可曹操却开心不起来,曹昂带回的口信让他明白,兖州一时半会怕是拿不下来。 “主公,宫有一计,可不费吹灰之力拿下兖州” …192年4月初,孙策抵达乐安,由于黄巾匪祸大多南移,青州之北的乐安反而平静起来。 乐安地处沿海,黄河出海口便在这里,共有梦城,千乘,乐安,临济,利县,博昌,高菀,寿光八个县城,地势平坦,人口不多仅三十万出头。 到了地方之后,孙策没有立即施行扩兵,而是把人平分到各个县城去,但由于事先没有准备,只能暂时住在大棚里,虽然白天的温度还好,可晚上仍旧有刺骨的寒风,刘岱给的被褥和衣物,起不了决定性的作用。 “三天之内,我要所有流民都住进房子里!”这是孙策担任乐安太守以来的第一道命令。 “陈家和糜家的御寒之物呢?还没到?”在部队开拨之前,孙策已经向这两大家族求援,如今半个多月过去,连一根毛都没看见。 饥寒交迫之下,不少流民开始为非作歹,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