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产生遗忘的原因,既有生理方面的,如因疾病、疲劳等因素造成的遗忘;也有心理方面的。
关于这方面的原因,主要有四种:
痕迹衰退说主要强调生理活动过程对记忆痕迹的影响,认为遗忘是由于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致最后消退的结果。
记忆痕迹是人在感知、思维、情绪和动作等活动时大脑皮层上有关部位所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联系形成后在神经组织中会留下一定的痕迹,痕迹的保持就是记忆。
在有关刺激的作用下,会激活痕迹,使暂时神经联系恢复,保持在人脑中的过去经验便以回忆或再认的方式表现出来。
有些没有被强化的痕迹,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衰退造成遗忘。
记忆痕迹衰退说还没有得到精确有力的实验证明,但它的解释接近于常识,正像某些物理、化学痕迹也会随时间推移而消失一样,很容易为人们所接受。
干扰说这种理论认为,遗忘是由于所识记的先后材料之间的相互干扰造成的。
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是支持干扰说的有力例证。
压抑说这种理论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造成的,如果压抑被解除,记忆就能恢复。
这种理论用以解释与情绪有关内容的暂时性遗忘是有效的。
那些给人带来不愉快、痛苦、忧愁的体验常常会发生动机性遗忘。
同化说认为,遗忘是知识的组织和认知结构简化过程。
当人们学到了更高级的概念与规律之后,高级的观念可以代替低级的观念,使低级观念遗忘,从而简化认识并减轻了记忆。
在真正的有意义学习中,前后相继的学习不是相互干扰而是相互促迸的,因为有意义学习总是以原有的学习为基础,后面的学习则是对前面的认识和学习的加深和补充。
再认是过去经历的事物重新出现时,能够被识别和确认的心理过程。
在再认过程中,不同的人对不同的材料的再认速度是不一样的,这和影响再认的因素有关。
这些因素是:原有经验的巩固程度。
如果过去经验很清晰、准确地被保持,当再次出现时,一般能迅速、准确地予以确认。
如果过去经验已经发生了泛化现象,就容易发生再认错误。原有事物与重新出现时的相似程度。
相似程度越高,再认越迅速、准确相似性越差,再认越困难、缓慢,出现再认错误的可能性越大。
个性特征不同,人的心理活动速度和行为反应的快慢也不同。
独立性强的人和依附性强的人的再认有明显的差异。
当再认出现困难时,人们常常要寻找再认的线索,通过线索达到对事物的再认。
线索是再认的支点,如对久别重逢的朋友的再认一般要以身体的某些特征作为再认的线索。
回忆是在一定诱因的作用下,过去经历的事物在头脑中的再现过程。
如在回答将领的提问时,士兵要把头脑中所保持的与该问题有关的知识提取出来,这种提取过程就是回忆。
回忆可以分为两大类:根据有无目的性可以把回忆分为有意回忆和无意回忆。
有意回忆是在预定目的的作用下对过去经验的回忆,如对考试内容的回忆。
无意回忆是没有预定目的,自然而然发生的回忆,如触景生情等。
根据有无中介因素参与回忆过程可把回忆分为直接回忆和间接回忆。
直接回忆是由当前事物直接唤起的对旧经验的回忆。
间接回忆是借助中介因素而进行的回忆。
从难度上看,间接回忆比直接回忆难度要大。
根据记忆的内容,可以把记忆分成四种。
一是形象记忆,即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叫形象记忆。
这些具体形象可以是视觉的,也可以是听觉的、嗅觉的、触觉的或味觉的形象,如人们对看过的一幅画,听过的一首乐曲的记忆就是形象记忆。
这类记忆的显著特点是保存事物的感性特征,具有典型的直观性。
二是情绪记忆,是以过去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如将领对接到胜仗凯旋时的愉快心情的记忆等。
人们在认识事物或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总会带有一定的情绪色彩或情感内容,这些情绪或情感也作为记忆的内容而被存贮进大脑,成为人的心理内容的一部分。
情绪记忆往往是一次形成而经久不忘的,对人的行为具有较大的影响作用。
如将领对某位士兵的第一印象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对该士兵的态度、行为,就是因为这一印象是与情绪相连的。
情绪记忆的映象有时比其他形式的记忆映象更持久,即使人们对引起某种情绪体验的事实早已忘记,但情绪体验仍然保持着。
三是逻辑记忆,是以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