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这是大衍六十年的冬。
顾诚玉坐着顾诚礼赶着的牛车,一路摇摇晃晃地走在回上岭村的路上。
今日已是腊月初三,是今年最后一日上学了。虽然离过年还有些日子,可是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再加上这里地处北方,下雪下得早,再想上学,路上也不好走了。
牛蹄子“哒哒”地踩在已经被踏得坚实的雪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顾诚玉撩开帘子,看到一片被白雪覆盖的山林和旷野,再往前走一些,就能望见上岭村的村庄了。
呼吸着山林间的冷空气,简直冻得人脑门疼。
“大哥!你冷不冷?要是冷就进来歇会儿,这天可真是冷啊!”顾诚玉撩开了前面的布帘和赶车的顾诚礼说着话。
“哈哈!这哪能算是冷?你们小娃就是不禁冻。上次你给我买的皮毛手套和衣裳、护膝,穿着可暖和了,一点也不冷。”顾诚礼回头朝着顾诚玉哈哈笑道。
皮毛的衣裳和护膝、手套,是他从空间里拿出来的,只是将式样做了改动。顾老爹毕竟年纪大了,冬日接送有些吃不消了,才改成的顾诚礼。
顾诚玉想起了前两日在镇上看到的皮子,以他现在的内力和武功招式,应该可以往山的内围走一些。他决定歇在家里这段时日,就带上三哥一起去打猎。
不错,就是他三哥,早在两年前,顾诚玉就将武功心法拿了出来,谁知顾家却没有人有这样的天赋,不是年纪大了,就是根骨不行,所以顾诚玉只能收起内功心法,让他们学了几招外家功夫。
就是这样,也只有三哥感兴趣,并且格外的努力,其他的男娃都只想上学,因为在习武上不可能有建树,所以他们也就不想在这上面花费时间了。
而三哥却不喜欢,当然一是他年纪不小了,不可能和一群小娃坐在一起,二是他只对习武感兴趣,所以他就没进私塾,只顾家的儿郎回来之后教他识些字。
顾诚礼赶着牛车又快又稳,不一会儿就越过了山林,前方村落,已经隐约可见了。
冬日天黑得早,等牛车进村子的时候,银灰色的暮霭已经笼罩着整个村落。牛车往里走些,就到了顾家的院门前。
顾家如今是村里除了赵地主家外,唯一的一家青砖大瓦房。两进的院落,虽比不上镇上和县城的两进院子,可是也不算小了。
灰黑色的瓦片覆盖在屋顶,青砖铺就的墙体,与旁边土胚房显得格格不入。院墙是用大石头堆砌起来的,有两米高,从打开的院门往里望去,就能看见平坦的石板路。
本来顾诚玉想用青砖做院墙,可是顾老爹他们都不同意。院子围的大,要是都用青砖,那得用多少砖呐?那可都是银子!后来,顾诚玉只得妥协,如今再看这大石头堆砌的院墙,竟然也没觉得丑,只是不大好看,等再过上两年,还是让他爹给扒了,砌上青砖才是。
顾家如今的格局说顾老爹他们住在第二进的正屋中,正屋共两间,两侧耳房各一间。顾婉住了东边的一间,还有一间就给了顾诚玉住,南面是灶房。
大房和二房仍旧各自住在东西厢房,而他三哥去年也已经成亲了,因为当初考虑到顾家的兄弟多,所以东西厢房又各自加盖了一间厢耳房,本来东西厢就各自有两间大些的屋子,这样等三哥和四哥成亲后,就可以各自拥有一间房了。西边还加了一间柴房和牲口棚。
顾家两侧没有空余,但是后面却是可以延伸的,所以纵向加长了许多。只是这样一来,第一进就小了些,除了一间书房外,就只剩下一间用来待客的,一间客房了。
这样的格局是小了点,还好他们屋后的空地还不少,以后孙辈成了亲,还能往后再延一些。
等牛车经过书房的时候,顾诚玉先将车上的书袋和给家里买的吃食拎了下来。顾诚礼等顾诚玉下来后,将牛车往内院牲口棚赶去。
顾家的大郎他们都在下桑村,下桑村的私塾是一位老秀才举办的,虽然钱夫子没有文夫子这么远近驰名,可是能考上秀才,终究还是有几分学识的。
当初顾老爹在他的劝说下,确实同意了顾家二郎的事。可是,他却提出了一个条件,那就是只给读三年,若是觉得学问到了,就下场试试若是觉得自个儿考不中,那就学门手艺,不然就在镇上找些活计做。
其实三年的时间实在有些短,有很多学识出众的人也没有在三年的时间内就考上秀才的。
顾诚玉觉得有些不公平,可是顾老爹心意已决,说家里不可能一直供着这么多人,花费大,供上一个就觉得吃力,更不要说这么多个娃。
后来顾老爹私下与他说,会这么说也是为了激励大家好好学,学得怎么样,到时候自有定论,学得好的,当然能继续读,学得不好的,自然就不可能再供下去。
两年多的时间,顾诚玉的个子拔高了不少,顾家如今的日子好过了许多,伙食也不错,不只是他,就是大郎他们也着实长了些肉。
将从镇上带回来的梅花糕和松子糖随手放在了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