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主动为别的电影打广告?
赵天后出镜,正在吃鸭血,接着景姐姐的话头继续说:“但对于有些电影,我们也没客气,该霸道的就要霸道,光想着圈钱的电影,早早下线那也是对观众负责。”
记者问:“能具体举例吗?”
观众乐疯,你是不是太嚣张了?你采访呢,吸溜吸溜,你吃啥?
“合着是去蹭饭啊?”看着整整九张桌子,九个九宫格火锅,以及一群莺莺燕燕的大姑娘们,观众挺稀罕,“《焦点访谈》越来越接地气儿了啊,都不用以前那种专门在采访背景下采访的机制了。”
赵姐姐没明说,但有暗示:“快三个月了吧,据说投资八个亿,花费好几年,导演主演集体号召粉丝卖血支持的那电影,为了公平评判,我还去看了两眼,反正挺垃圾的。”
呃……
程小二?
“干得漂亮!”小程有难,八方点赞,网友集体欢呼。
程小二的粉丝?
就没人敢说话。
记者总结:“对于好影片,市场可以残酷,但同行其实应该有温度,文艺本来就是一种传递精神的,有温度的行业,太无情,恐怕产生不了好作品。”
宋莺儿端着油碟上镜:“是要有温度,斗争必须残酷,因为你不残酷,人家有资本撑腰,为了钱不顾观众观影体验,不顾艺术美感,就要掌握话语权。但对于好作品,用心拍的好作品,尤其传递一种传统,甚至能代表一种哪怕会被有些人认为落后于时代,已经没有竞争力的精神的作品,的确应该有温度一点。说句不好听的话,有些东西,哪怕再没用,那也要继承,有些影片,哪怕再没有市场,我们自己也应该做到最起码的尊重。”
这是第二次打广告。
天仙儿更过分,吃着土豆粉,嘴角油乎乎的,上来就骂:“这一点上,有几部外国影片很自以为是。最过分的我就不说了,毕竟人家或许拍的很好,还加入了帝国的大明星,说不定市场反映非常好,到时候打我脸,我要说的是一部南半岛过来的影片,叫什么名字忘了,我就看了两眼,说的是当年犯贱,被我大明成祖皇帝教训的事儿,这事儿,历史书都有公论,可人家不,弄了个木质RPg,一发导弹,我大明十万大军全灭,我很想问问,收拾你,我大明用得着派十万大军?这容易挑事儿,就不说了,我要说的是,就这部影片,不知是哪个不要脸的给通过的,现在居然在帝国上映了,不但上映了,人家剧组还要求,给人家至少七成的排片量,要不然就是什么,哦,就是‘以大欺小,嫉妒人家的文化软实力’,”天仙儿一副嘲讽口吻,“上座率不到百分之零点一的破片儿,你也有脸要排练量?”
呃……天仙儿彪悍起来,那也真不客气啊。
不过,天仙儿对两位天后推崇的影片还是有看法。
“太专注于自己的,或者说,导演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原本是好事,要宣传的是一种快要消失的民间活动,但剧组太拘泥于自己的想法,不客气地说,就是自以为是。”天仙儿批评《百鸟朝凤》,“明明一个好题材,非要表达的那么隐晦,这就相当于现在的一些传统厨师,对,我说的就是前几天闹的比较有影响的巴蜀老厨师集体担忧传统川菜失传的那件事,要我说,与其担忧传统手艺失传,不如想办法改进,结合当今时代。传统菜是有历史,可传统菜也是从非主流菜开始的,既然现在的老百姓接受偏麻偏辣的味道,你非要只麻不辣,回头还怪吃饭的人不懂传统,这叫什么?这叫时代抛弃你,连一声招呼都不打。很可惜的是这部影片也犯了同样的毛病,你光在你那个小圈子里编织一个忧伤的担忧,有什么用?”
然后,天仙儿放下油碟举例:“影片传递的是两种担忧,一种是民间活动的逐渐消失,这个我不了解,我没发言权,我只说第二个,影片传达了一种很清晰的担忧,那就是,唢呐这种乐器正在不被人接受,这不是开玩笑么?我在我师哥老家就没少听到唢呐演奏,红白喜事上唢呐的出镜率可不低,老百姓都说,少了唢呐,总觉着缺点什么。再者说,《日出峨眉》没看到,你也看看微博上的讨论啊,老是担忧唢呐这种传统乐器会消失,你担忧有什么用?那么好的题材,明明能拍出你哪怕是紧扣‘传承’这一精神,成绩也比现在好的多,因为你拍的东西,本来就是强行把你导演或者编剧或者某一个地方的感受放大到里头的东西,你还不认为这有什么问题,还想着‘不是我的影片垃圾,而是观众素质低’,老百姓就真的那么蠢,那么没有鉴赏力,那么随波逐流?”
最后,天仙儿总结:“强行让观众接受一种只是你导演或者剧组的认识,而进一步以为那就是真理,那是耍流氓。当然了,影片不错,值得一看,但没到甚至远远没到那个剧组宣传的那种地步。这也是帝国影片的一个通病,自以为是曲高和寡,实际上是自我幻想,强行让观众接受他们一小部分人的脑洞世界,从根本上来说,帝国影视界认为外国影片是洪水猛兽,无法阻挡,也有这种剧组的责任,你不能光想着让别人接受,至少不能想着强行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