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铭的步子顿了顿。
心里有一种宿命落地般的感觉,他一直避免给自己太多高大上的理想——诸如将中国戏剧带到世界上,在世界戏剧史上做出属于中国戏剧人的贡献,那太重了。
更重要的是,做大事儿得受委屈,他一想,自己特别热血澎湃地去做这些“了不起”的大事业,结果一回头,某某部门跟他说:过不了审。那不是忒犯贱了么?
可是锦鲤的这个还愿任务,却给了他一种超越这些考量的暗示——根本上是他自己要在戏剧上有更大的成就,而因为他是中国人,所以必然会让中国戏剧有一些发展,却并不是因为他要使命化自己的戏剧事业,以输出文化为己任,才要走出去。
雷珈走出去一步,发现季铭没有跟上,拉了拉他。
啊。
季铭发现自己觉悟越来越高了,可能是拍《默》的整个过程,思考了很多内心的东西——啧,越来越有大师的范儿了。
“想什么呢?上台了还能发呆。”
上台只有,包括颁奖人、支持人、获奖人,数一数差不多15、6个,所以有一阵混乱。雷珈也是个好奇宝宝,装作不经意地靠近季铭,问了一句。
“想到我这么牛逼了,以后可怎么办。”季铭掩了一下嘴巴,说这种不要脸的话,还是要特别注意有人会唇语。
现在的粉丝,或者是网友,你都不知道他的技能树是怎么点的,甭说他真的讲了这句话,就算他没讲,都要担心被误会。
雷珈“震惊”地看了他一眼。
“您别太震惊了,让人拍到,到时候不知道会猜我们俩说了什么。”
“谁来问我,我就实话告诉他。”
噗。
“……您大人大量,我胡说八道。”
两人也就聊了几句话的功夫,主持人就开始介绍颁奖人了,颁奖人还是相当重量级的,省里负责宣传的,部里头管文化的,地主长安市的头头脑脑,都是大领导。
文华奖的奖……牌?奖座?奖杯?不,都不是,文华奖是一个荣誉牌匾,就是那种长方形的,金属的,经常被钉在墙上,什么十大,什么最佳,什么荣誉,特别有分量,季铭都得抱着,一只手拎不住。
上头写了优秀表演奖,季铭,《末代皇帝》的字样,下面是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和第十六届文华奖评奖委员会的字样,落款盖章,根正苗红,完全适合挂在老艺术家季铭同志,北欧极简风格装修的书房里面,跟白玉兰、梅花奖的大红天鹅绒面的荣誉证书相依相伴,交相辉映。
光荣!
颁完奖,每个人都有一点发言时间,主持人一个一个地递话筒。
这个时候,就要从季铭提前准备好的一本受奖辞里头找一些适合的,有没有被其他人说过的话出来了:
“感谢组委会对我的肯定!感谢中央戏剧学院和中国国家话剧院对我的培养和支持,感谢京城人民艺术剧院和任鸣院长,以及《末代皇帝》台前幕后所有的同仁给我的机会和帮助,感谢社会各界,观众们对我,对青年戏剧演员的包容和鼓励。这份荣誉,将会鼓舞我们踏踏实实扎根舞台,用心做戏,做出好戏,不断地奉献出好的作品,为社会文化事业做出一些微小的贡献。谢谢大家。”
庄重而不失亲切。
端正却不显死板。
大大方方,稳稳当当,一段套词说下来,愣是让很多人对这位最年轻的获奖人有了很深的印象——毕竟,很多“艺术家”级别的,平时躬耕舞台,并没有太多机会在这种场合说话,略显拘谨,或者过分激动。而很多流行歌手,又对这样严肃的场面水土不服,往往就是保险为上。季铭这样,左右逢源的,其实不多。
雷珈站在他边儿上,看他带着自信温和的笑容,不疾不徐地说着感言,说到任鸣和《末代皇帝》剧组的时候,还能把握节奏看向他们所在的位置,略作等待,于是观众们顺理成章也为他们送上掌声……之后才继续发表感言。
以她的成就,都难免生出一丝丝的“我是配角,他才是主角”的念头。
……
“季铭夺文华表演奖,国内话剧奖项大满贯。”
“通关!继先后拿下白玉兰、梅花奖之后,季铭今晚再获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表演奖肯定。”
“一骑绝尘!国际影帝、话剧奖项大满贯,季铭成流行明星第一人。”
文华奖的获得,彻底点燃了从白玉兰奖开始的,到意大利大卫奖,到梅花奖,到京城大学生电影节,再到现在的文华奖,这一连串荣誉带来的积累——季铭从戛纳到蒙特利尔,以及国内外大大小小的电影奖项,把大家的兴奋阈值提高了很多,所以哪怕之前拿到了若干重磅奖项,媒体也都例行报导,营销号例行吹水,粉丝例行发喜报……但总觉得还差一点什么。
差什么呢?
去季铭的履历上看一看,奖项、票房,电影、话剧,流行、官方,表演、舞蹈、声乐……还能差什么呢?一个21岁的明星,难道还能对他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