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武侠修真>诸王之上> 新年新气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新年新气象(1 / 2)

从去圣城救刘柳柳开始到此时今日,西方大陆的十字东征已经进行了大半年,大陆的局势可以说是瞬息万变。 开始的时候十字东征军势头极猛,压在齐国首都凤阳整整五个月,大陆联军也集合了近三十万兵力在这里,期间齐僖公数次登上城墙,为众将士擂鼓助威。他本就是马上皇帝,要不是手下大臣拉着,恐怕他早就下去冲锋陷阵了。 后来随着风云榜的十大名将到来,局势渐渐趋于稳定,先是夺回了军事重镇虎石台,又拿回了位于齐国中心的战略重地,十里坡。现在两军正在争夺作为桥头堡的铁马城。 一而再,再而衰,东征十字军的势头被缓下来后,地理上的劣势就显现了出来,因为齐国疏散民众的时候选择的是焦土政策,所以十字军很难就地得到食物,他们军粮都是由南越提供或者从西方大陆海运过来,路途非常遥远。 至于人和,在东征军的异教审判下,每天都有上万人死去,能跑的都跑了,没跑的也死的差不多了,没有人又谈何人和。 东征军的几位指挥,也就是为首的几为使徒,他们也不是庸才,为了避免战线过长,他们有意的放出已经占领的地盘,转而进行战区的巩固。并且以原有的城池为倚靠,继续修建防御工事,这正是在西方大陆十分盛行的铁壁战术。 至于进攻卫国的南越则战绩不尽人意,除了开始闪电战打下的几个城池之外,毫无新的进展,现在就连这几个据点也快守不住了。 宋国由摄政王建立的反抗军也有了一些起色,在峰城拉锯了大半年,反而以峰城为据点对南越占领地区做了许多渗透。内地许多不满南越统治的王公贵族也开始暗中相应,越成公为了稳定局势不得不派出大量的人力来镇压他们。 ———————————————————————— 齐国都城凤阳,胭脂宫,虽说这皇宫名叫胭脂宫,可其实和胭脂水粉没什么关系。 只是齐国开国皇帝齐央公好美色,建国之时,他曾广收天下美女,达到八千之众,齐央公曾言道:“这浩荡皇宫,美女如海,胭脂如云,走到哪里都是女人的香气,就起名叫胭脂宫吧。” 这八千可不是虚数,而是实打实的八千,再算上斥候她们的宫女太监,驻扎王宫的禁军,整座胭脂宫的人数竟然达到了十万之众。可是当时的天下第一大城,远不是那时的重阳洛阳可比的。 齐央公有个癖好,每次征战都会带美姬数人同乘于车上,每当打胜仗的时候,都会在车内抓来一美姬当众霪乐一番。 当时有位耿骨大臣曾当众指责他,不守礼法,不尊王道,不安军心,有违常伦,贻害社稷,愧对宗祖,迟早断送大好河山。 齐央公没有丝毫避讳,当众笑道:“大臣言之有理,确实是孤之过错。”还直接让这位大臣官升一品,赏赐他黄金万两,良田千亩。 不过齐央公自己却仍未有丝毫悔改。 虽然这样说,可齐央公其实并不是酒囊饭蛋,他身材魁梧,修士天赋极高,年纪轻轻便有筑神期的修为,只是因为政事操劳才没有走上修炼一途。而且他自小便喜欢行军打仗,基本每天都会和朝中大将来一次沙上演武,成年时更是多次亲上战场,作战经验丰富,与一些沙场老将相比也不曾多让。 哪怕是后来他不能亲自上阵的时候,只能在后督军。他也可以做到在稳定军心的同时毫不插手将领的安排调动。 而且齐央公颇有识人之名,他力排众议任用了许多来自他国和平民百姓中的人才,并且非常信任,加官进爵毫不吝啬,这些人许多都坐到了非常高的位子,齐央公也并未对他们多做打压。拜此所赐,齐国的国力依旧强大,直逼当时的晋国。 以至于各国的史官都不好将其以“荒淫无度”来概括,只能写上“英雄本色”来草草结束。 如今的胭脂宫已经没了丝毫胭脂气,只是齐僖公出于各方面的考量没有改掉这个名字,不过如今却有了另一种气息。 酒气。 齐国当代国君,齐僖公,不过世人更喜欢叫他酒王,他曾说道:“我死后,陵寝内不带珠宝,不留嫔妃,不安侍从,但放十万美酒,让它酒水成河,酒香成云,让我时时刻刻饮美酒,品酒香,梦中活,酒中死。” 今天,胭脂宫内大摆酒宴,禀退走了所有宫女侍卫。 齐僖公亲自斟酒,酒桌上只有五人,齐僖公,魏逆公,贺满堂,元秋,乔四海。 半个天下,尽在酒中。 --------------------------------------------------------------- 今年的年关正好赶上一场大雪,所谓瑞雪照丰年,想必地里的庄稼明年收成不会太差。 因为这场大雪大陆各处的战局都有所变化,齐宁两国的联军从铁马城退了出来,东征十字军趁机入驻,并着手开始修筑防御工事,看来势必要把铁壁战术进行到底。 南越则更加彻底,直接把军队从卫国撤了出来,全部压在了宋国前线的峰城之前,竟然是准备进行一场跨年大战,彻底打灭宋国的反扑气焰。 南越皇宫内有一座巨大的池塘,池内有荷花万朵,颇有接天莲叶之势。为了养活这些荷花,每到冬天越成公便会命人凿去水面上的浮冰,从水脉引来活水浇灌,使之成四季常开之胜景。 池内有一亭,越成公起名为莲亭,是他每日必去修身养性之所,甚至在这里接见过许多大臣,南越朝中的官员要是没有到过这莲亭之中都不敢称自己为“大臣”。 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