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小石正坐在蒲团上念经,师父称之为“罚坐”。而他的面前正坐着玄苦、玄生和师父玄难。 玄难看着白小石,没好气地摇摇头,对旁边两位感叹:“我这臭徒弟,早课不做,却偏偏经书看到倒是多......” “师侄好学,是好事,呵呵。”从没见过这种刺头,两人只能打呵呵。 “师父啊,我念完了,也该做饭了...”白小石笑嘻嘻地说道。 “快给我出去做饭去!看着你这样我就来气!” 于是白小石屁颠屁颠地跑掉了,三位玄字辈大师苦笑摇头。 寺中早课晚课,是少林寺的传统,每日早晚众人一起朗读经文,其意义在于“三省吾身”,但耗时颇长,白小石只将这视为一种文化仪式,枯燥无味,而并不能给他带来什么,还不如多看看书。 于是乎,早课晚课白小石自然是能逃就逃,然而每每被师父抓住都少不了一顿责罚。 只不过玄难师父也只是稍微说一下做个样子,都知道白小石不喜早晚课,所以作为佛家嘛,便顺其自然罢了。 当然,还有一点,就是白小石确实是一个天才。不知是不是灵魂力是常人的四倍的原因,白小石的学习能力,推导能力,记忆力等都远超常人。 在俗家弟子中,除了白小石外,还有一个乔峰,是被公认的两大武学天才,两人不仅天赋高,而且修炼极为刻苦。再加上两人平时待人热情,在寺中人缘口碑都非常好。只可惜两人都是俗家子弟,而两人又都不愿入佛门,一众僧人好生惋惜。就是玄难见了白小石逃课,也不忍太多惩罚。 说到修炼,外功拳法大师的白小石上手非常快,一套罗汉只用了三天就已经打得登堂入室了,直接吓呆了一众高僧们。导致玄难赶紧改换了“教材”,传了一套基础内功心法和一套轻身步法给白小石练。之后玄难又传了他太祖长拳,结果不出半个月,一众僧人又被惊掉了下巴。 只不过玄难却说:“阿白,你现在的拳脚之法已算是登堂入室了,只不过你的路数过于刚猛而又内劲不足,仍需多加练习,好好体会拳法的精意。” 白小石的内力实在入门之后才习得的,而没有任何经验的他,内力的增长并不理想。 俗家子弟很难接触到高深的佛门武功,最多也只是由师父传授一两套绝技便可。 但纵使是普通的功法,还是可以连到出神入化的。其中最好的例子就是萧峰,可以说这位武侠中的绝世高手并没练过什么高深的内功,单单凭借一般的内功加上降龙十八掌就已经可以打遍天下了,如此才可见萧峰的天赋是多么得惊人,他要是练了易筋经那岂不是要上天?! 而同样,白小石如此天资绝顶之人,反倒是让一众玄字辈的高僧们讨论了好久,“是教?还是不教?...”他们最怕的就是教了一套绝技之后,没过一个月这小子就又跑回来说学会了...... 最后一众僧人还是决定,让白小石自己学习,而能让众僧人做出这个决定的,还多亏了他对经文的了解。白小石平时看了很多经文,他记忆力很好,看几遍便能背下,所以现在哪怕是那些寺中的老僧人都不一定记得比他多。所以众僧认为,能如此熟记经文之人,哪怕是俗家子弟,也应该有学习少林绝技的资格。 于是,白小石获得了学习少林七十二绝技的资格,当然了,是自己看书自己学,有不懂的问。 这回白小石乐了...... 少林有七十二绝技,他可以任意学习,只不过易筋经这等镇寺功法却不能传授给他,白小石表示理解,能学习七十二绝技已经很满足了。 过了些日子,众僧又后悔了,干嘛要对他说“有不懂的问”这句话啊......众僧已经被问烦了...... “此子当真是个奇才”,这是一众僧人对白小石的评价。 功夫学得很快,只是内功精进却不如意,因为对于内功白小石还很陌生,他希望可以先系统的学习一下,于是他就没有投入太多的时间在内功修习上。倒是有关人体经脉,穴道等书籍他看了不少,并且根据现代医学提出了诸多问题,一直问道高僧们懵逼才惭惭而去,边走边说“无奈”“可惜”...听得众高僧差点掀桌...... 白小石就这样在寺中的修习,可是很长一段时间他都感到不适应,其原因就是他以前之所学所练都是至刚至强之道,师父每每评价都是他的拳路过于刚硬,所谓之过刚则易折,希望他仔细反思。 白小石也自知自己的拳法过于刚硬,于是苦苦琢磨完善自己拳法之道。 这天,白小石坐在石台上,手上捧着两本书,一本大力金刚手,另一本则是韦陀掌,这两种掌法一刚一柔,正好用来对比,他希望能从中看出如何运用柔力。 “师父说我的拳法路数过于刚硬,所以我在思索刚柔两力的运用之法,只不过我还没有体会到柔力。” 此时玄生路过,见白小石在这里看书,还边看边打出各种掌法,便走了过来,“师侄,还在这里研习功法吗?” 白小石见是玄生,回了一礼,“玄生师叔,我还在研习刚柔两力。” “哦对,我听说了。那不妨我给你讲讲吧。所谓劲力,分为刚柔之分,也有明劲与暗劲之分。柔力,多指水柔之力,师侄若是想体悟,到水里练试试。” 水柔之力?水里吗?倒是可以一试。 “多谢师叔指点”白小石对玄生行了一礼。 经过玄生的指点之后,白小石每天都会跑到山下的河里,在水里打几套拳法,用来体会水柔之力。 师父玄难听闻,也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