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我就被公鸡打鸣的声音以及各种狗吠给叫醒了。
乡下人醒得早,这会儿大部分都起了,由于这地儿没通煤气,所以烧水都靠柴禾,很麻烦,因此我和唐琳琳也就用冷水随意洗漱了一下,冻的脸都红了。
一夜起来,山岭里下了雪,院子里堆积了两厘米左右的薄雪,有小孩儿儿正在试图堆雪人,但雪量不够大,所以并没有成功。
老汉给我们做了顿早饭,招呼我们吃热食,吃完饭在周围瞎逛,到中午时分,谭刃订的装备才到,他想的很周到,一共四个装备包,里面都是些登山户外的装备,比起上一次去滇缅丛林的负重,这一次的装备包可轻松多了。
我打开装备查看了一下,里面是登山撬、绳索一类的必要装备,除此之外,还有一台相机。谭刃对那老汉说我们是摄影队的,来山里探险取景,并给了老汉一些跑路费,让他带路,领我们去那个他们老祖宗进行祭祀的地方。
大冬天本就没什么活计,有这赚外快的事儿,老汉自然不会推脱,当下披上厚厚的袄子,开始带我们往山里走,一边走,他一边说:“我们这地方偏,大山连着一座又一座,外面都搞旅游开发了,但开发不到咱们这儿来。我小时候就经常听大人讲故事,说这山里,住了很多神仙,能架着剑在天上飞……”
唐琳琳笑嘻嘻的接话,说:“我知道,就是剑仙对吧?现在电视里经常放。”
老汉呵呵直笑,道:“可不是嘛,都是听着这些鬼啊仙啊的故事长大的。这里以前有一条通到悬崖边的路,后来没人走,路就被遮住了,会有些难走,你们注意别摔了。”
我道:“放心吧,摔不了,到是老大爷,您自己当心点儿,我们不急着赶路,慢慢走。”
老汉却是精神抖擞,大气儿都不喘一个,道:“走了一辈子的山路,这点儿难不住我。”这龙吟岭其实是一大一小的山岭紧挨在一起形成的,爬上小山岭,还得往大山岭上爬,好在我这半年锻炼出来了,也不觉得多累,反而觉得空气还挺清冽的。
老汉到底上了年纪,体力跟不上,走走停停三个多小时,我们才终于到了那个传说中的悬崖边。
此时,已经是下午的三点多,天上飘着灰色的雪云,阳光被雪云遮住,显得很冷淡,周围的石头上、树梢上,都零零星星挂满了白色的积雪。我们站在悬崖边,寒风从远处呼啸而来,吹得唐琳琳一头长发随风而起,冷冽而清新的空气,让人顿时神清气爽。
站得高,自然也看得远,此刻因为阴冷和雪气,周围的一切显得雾蒙蒙的,然而,悬崖下的情景,却让我觉得神奇。
这悬崖,目测至少有百来米高,站在悬崖边上往下看,人类恐高的本能就会冒出来,让人不由得浑身僵硬,有种头晕目眩之感。而悬崖下方,是大片大片的绿色,茂密的森林、林间时隐时现的湖泊、一眼望去,直直延伸到及远的山脉中,看不见丝毫雪的踪迹,崖底和悬崖之上的空间,似乎被一个无形的罩子给隔开了,形成了两种气候。
老汉气喘吁吁的坐下歇息,说:“我小时候,还经常来这里玩呢。”人老了都喜欢回忆,他也不管我们听不听,自顾自的说起了一些小时候的事情。那时候的孩子胆子都特别大,山里野惯了,七八岁的年纪,就已经敢捅蜂窝、打野狗了。偶尔,他会和小伙伴跑到这个地方,玩荡秋千的游戏。
怎么个荡法?
那绝对是现在的小孩子体会不了,现在的家长也绝对不敢让孩子体会的。
那时候山崖上长了很多蔓藤类的植物,长条条,如同一根根绿色的带子垂着。他们收集这些藤蔓,结成百来米长的绳索,一头固定在悬崖旁那个不知长了几百年的老树上,另一头拴上木板,然后将藤蔓做成的绳索顺着悬放下去,人在慢慢往下溜,最后站在木板上荡秋千。
由于绳索的长度够长,荡完秋千,往下一跳,不过两米多高的距离就到底,然后在下方的湖泊里洗澡游泳、如果时间还早,就挖蚯蚓钓鱼,提溜着大鱼回家。
后来家里的大人知道后,吓坏了,将一帮熊孩子狠揍一顿,让他们不准再去,不仅如此,还将他们辛辛苦苦弄得秋千给砍了,打哪儿之后,一群熊孩子就很少到这儿来了。
老汉回忆说:“那下面冬暖夏凉,各种山珍都有,什么野蘑菇、野木耳、大肥鱼、野鸡、野鸭,什么都有,比别的山里都多,很容易就能捉到。以前吃的不好,大人们有时候想改善生活了,也会用藤蔓做成绳索,下去打野味,大饥荒那一年,多亏了这悬崖下的东西,活了我们一村人的命。”
谭刃没听老汉多说,自顾自的观察了一下地形,微微点头道:“三面环山,只有一个出风口,藏风纳气,是块儿风水宝地,而且地势整体下陷,呈西高东低的趋势,就跟个天然温室一样。”
老汉吃了一惊,说:“喲,你还会看风水?传说这山崖下面就是神仙地,以前根本不敢有人下去,担心触怒神灵,后来大饥荒,才有人敢下去找吃的,好在里面的神仙没发怒。”
唐琳琳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