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版的美队1,正如很多人评价的那样,好看是好看,但内容略显浅薄。
为何后续两部的评价要更高呢?很简单,因为后面两部在好看的同时,有更加深刻的内涵,描述了美队的内心变化和心路历程。
其实美队1也有这部分内容,比如说美队最初瘦弱被欺,怎么就下定决心参加实验,又怎么开始厌恶那种广告套路,最后爱情方面是怎么变化的……原本的导演乔·庄斯顿按说也不是无名无姓之辈,他刚入行就担任《星球大战》系列电影的视觉特效艺术总监,并于1981年以《夺宝奇兵》一片赢得奥斯卡奖最佳视觉特效奖,他在参与该片的续集《魔域奇兵》的制作之后,大导演乔治·卢卡斯建议他就读南加大电影系,他于一年后休学,执导迪士尼电影公司的卖座巨片《亲爱的,我把孩子变小了》,该片也让他成为影史第一位首度执导电影就缔造超过一亿美元票房成绩的导演。他的作品还有《火箭专家》、《勇敢者的游戏》、《十月的天空》、《侏罗纪公园3》、《大漠雄风》、《狼人》。
照理说,也算是经验丰富了。
但有时候就是这样吗,同样的材料,同样的工序,交给不同的厨师,做出来的菜味道就不一样。
电影也是如此,甚至有时候某一帧画面的不同,就能让整个电影的总体风格出现变化。毫无疑问,罗素兄弟更加擅长讲故事,也更加擅长把握角色的内心变化。
至于说电影本身,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美队系列的开端,复仇者集结的信号标,虽然只是身体方面比一般人强悍一些,但却能作为灵魂核心,统领整个复仇者,都说穷人靠变异富人靠科技,美队靠的,或许是那颗维护正义对抗邪恶的内心吧。周方远看着对面正快乐商谈的几人,脸上的表情略显怪异,好在对面三人都没有注意到他的变化。
他的目光主要集中在克里斯的身上,来来回回的打量了好几眼。不过别误会,他对克里斯没有任何其他的感情因素,他之所以看了对方好几次,只是因为克里斯·埃文斯宣布在拍完《复联3》和补拍完《复联4》后,不再出演“美国队长”,漫威宇宙的超级英雄们,又要迎来一次再见。
这和他现在这样激动热切可不太一样。
记忆中的上一次,是“金刚狼”休·杰克曼,和克里斯一样,他们都对扮演超级英雄感到疲惫和厌倦了。
但不管究竟是谁离开,超级英雄和科幻类电影仍将在大银幕上继续,新的超级英雄还会在褒贬不一的口碑中,票房不断冲高。有些电影中的英雄昙花一现,有些却让人感伤。这也是为何我们会对金刚狼、美国队长的离开感到唏嘘的原因。他们的扮演者,既演活了这个角色,让很多人觉得他就是那个人,同时也承载了无数影迷的青春。似乎,告别他们,就是在告别自己的青春。而《复联3》和《复联4》之后,谁又能说不会有下一个离开者?
除了漫威宇宙,在dc的宇宙里,有一个超级英雄也是经历过很多次人选的变更和离开。
那就是蝙蝠侠。
说起他,很多人首先会想到的是克里斯蒂安·贝尔,那个和导演诺兰一起成就“大银幕上最好蝙蝠侠”的男人。他们两人联手的蝙蝠侠三部电影作品:《蝙蝠侠:侠影之谜》《蝙蝠侠:黑暗骑士》《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成为无数影迷心中最经典的蝙蝠侠电影,至今在某瓣评分居高不下。其中,第二部《蝙蝠侠:黑暗骑士》评分高达9分,作为一部商业电影相当罕见,至今无人超越。贝尔也因此成为全球知名的顶级阵容男演员。
在这几部蝙蝠侠电影中,就连反派和配角也是大放异彩。把小丑演到叫绝,无法抽离角色最终遗憾离世的希斯·莱杰;戴上面具也浑身是戏的汤姆·哈迪;直到18年终于获得奥斯卡影帝的加里·奥德曼。
但在此之后,蝙蝠侠电影与诺兰和贝尔再无关系,2016年的《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中,导演换成扎克·施奈德,蝙蝠侠也换成了本·阿弗莱克,蝙蝠侠电影已经换了面孔。
所以,如今想再在大银幕上看到诺兰导演和贝尔扮演的蝙蝠侠,已经成了一件奢侈的事。
诺兰镜头下的蝙蝠侠已成经典,值得回味追忆,而贝尔重演蝙蝠侠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不过,和休·杰克曼、克里斯·埃文斯主动选择告别金刚狼、美国队长不同,出演了诺兰黑暗骑士三部曲的贝尔,与蝙蝠侠的告别显得有些“暧昧”。当时外界和影迷对此的评价和猜测不一,最主要的两种说法是:第一,诺兰的蝙蝠侠系列已经结束,dc要开创新的蝙蝠侠宇宙观,所以导演和主演一起换了,第二,贝尔对出演蝙蝠侠感到厌倦了,诺兰不再执导,他也不想演了。
自我厌倦和被抛弃皆有,这从2013年贝尔接受采访时的回答,也可以看出端倪。贝尔当时说:“我们已经拍了三部前传,这已经足够。诺兰当初的计划只是拍一部,后来我们坐下来,彼此目光交汇,达成某种默契,于是一连拍出了三部电影。”至于自己没有继续出演,他当年的回应是:“我知道新电影正在筹备中,但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