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都市言情>最爽新人生> 573.电阻和电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573.电阻和电容(2 / 3)

虽然看似没什么实际意义,但对用户的使用体验却是一个极大的提升。

现在安迪问周方远关于屏幕的问题,有两点。

首先是屏幕的大小,众所周知,屏幕越大,耗电就越高。但触摸屏说到底还是要触摸的,是一定要保证屏幕大小的,如果屏幕太小,一个手指按下去直接占据了四分之一的屏幕,那也就不用触摸了,直接按键多好?那么如何选择这个大小呢?

还有,即便是电阻屏,也是有不同规格的,使用什么规格的屏幕?这也是一个问题。

是的,远方科技的i1手机,终究还是要使用电阻屏的。电阻屏自出现之日至今,好歹也已经过了几十年的历史了,各方面科技的发展已经跟上来了,目前是最好用的屏幕,没有之一。而后世大行其道的电容屏,目前是不存在的,要得到07年才会被lg开发出来。

所以就目前而言,远方科技是没有电容屏可用的。

而电阻屏呢,其本身还分不同的规格,有四线的,五线的,七线的八线的等等,要说区别,其实也没有太大区别,最多就是后者比前者稍微耐用一些,更具体一点,几线就是触摸屏接口有几根信号线而已。线数不同,扫描原理有点差别。而且这里面还有规避专利的问题,这里就不一一描述了。

另外,因为电阻屏的操作方式,出线口数量不同,其受到外力的影响后准确度会有所不同。

电阻屏虽然目前是唯一选择,但实际上并不差。它的优点是它的屏和控制系统都比较便宜,反应灵敏度很好可到像素点的级别,适用的最大分辨率可达4096x409;而且不管是四线电阻屏还是五线电阻屏,它们都是一种对外界完全隔离的工作环境,不受灰尘、水汽和油污的影响,可以在较低或较高温度的环境下使用,能适应各种恶劣的环境;它可以用任何物体来触摸,即便是带着手套也可以操作,并可以用来进行手写识别,稳定性能较好。

然后最最重要的是,电阻屏由于成熟的技术和较低的门槛,成本较为廉价。

当然了,要说缺点,那也是有不少,比如说电阻屏的外层薄膜容易被划伤导致触摸屏不可用,多层结构会导致很大的光损失,对于手持设备通常需要加大背光源来弥补透光性不好的问题,但这样也会增加电池的消耗。

后世电容屏为什么会大行其道?

说起来不是没有道理的。

比如说电容屏只需要触摸,而不需要压力来产生信号;再比如说电容屏在生产后只需要一次或者完全不需要校正,而电阻技术需要常规的校正;电容方案的寿命会长些,因为电容触摸屏中的部件不需任何移动,电阻屏中,上层的ito薄膜需要足够薄才能有弹性,以便向下弯曲接触到下面的ito薄膜。另外电容技术在光损失和系统功耗上优于电阻技术。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电容式屏就是可以支持多点触控技术,而且不像电阻式屏反应迟钝。

对于用户来说,更好的使用体验才是最重要的,多点触控无疑是比单点触控更加方便,也更加灵敏。加上电容式技术耐磨损、寿命长,用户使用时维护成本低,因此生产厂家的整体运营费用可被进一步降低。厂家愿意用,用户愿意用,电阻屏在手机业渐渐消失不见,也是理所当然的。

至于说电阻屏为什么不能使用多点触控,道理其实也很简单。

电阻屏分两层,中间以隔离物进行分离。当两层互相碰撞,电流便会产生影响,芯片因以计算力量与电流之间的数据,评定屏幕那一个位置受压,作出反应。由于电阻式屏幕需要上下两层碰撞后才能作出反应。因此,当两点同时受压,屏幕的压力变得不平衡,导致触控出现误差。所以这样的原理导致了电阻屏很难实现多点触控,即使是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了多点触控灵敏度方面也不是很容易调整,经常会出现a点灵敏,b点迟钝的现象常会发生。

而电容屏最大的优点就在于此了。

电容屏靠的就是增加互电容的电极,简单地说,就是将屏幕分块,在每一个区域里设置一组互电容模块都是独立工作,所以电容屏就可以独立检测到各区域的触控情况,进行处理后,简单地实现多点触控。

电容屏的本质是一块四层复合玻璃屏,玻璃屏的内表面和夹层各涂一层ito,最外层是只有0.0015mm厚的矽土玻璃保护层,夹层ito涂层作工作面,四个角引出四个电极,内层ito为屏层以保证工作环境。当用户触摸电容屏时,由于人体电场,用户手指和工作面形成一个耦合电容,因为工作面上接有高频信号,于是手指吸收走一个很小的电流,这个电流分别从屏的四个角上的电极中流出,且理论上流经四个电极的电流与手指头到四角的距离成比例,控制器通过对四个电流比例的精密计算,得出位置。可以达到99%的精确度,具备小于3ms的响应速度。

这就是电容屏的原理,和电阻屏截然不同,你不能说哪个更好,但针对手机这种产品而言,毫无疑问,还是电容屏更好用。

不过目前周方远没有选择,所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