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攻很难,而在这种情况之下撤退似乎更难,但这毫无疑问仍然是正确的选择。
通过之前的观测,亚历山大十分清楚,秦国对于整个陈列在西线的远征军是有所反应的,进入蜀郡的骑兵起码有五千人以上,青铜战车数十辆之多。
在这样的胶着战中,一俟城内的秦军得以全部展开战斗队形,并且发动攻击的话,即使是亚历山大出动所有的方阵步兵也难以取得胜势,面对秦国先进的弩手部队的打击,他似乎有些忌惮。
确实,尽管特萨利重骑兵和伙伴骑兵能够以机动性实施打击,但是面对秦军的四驭战车和弩手,极有可能损失过大。
精准的弩箭能够对马匹造成强力的杀伤,本着秦军一换一,甚至四五换一的决心,损失贵重的骑兵部队,仍然是他所不能够承受的。
这里并不是底比斯或者雅典,骑兵穿越上万公里包括不毛之地的代价是巨大的。
一匹血统优良,经过适当训练的战马需要花费四个德拉克马银币,雇佣一个骑兵则需要十倍的价格,而这一个骑士远赴一个仿佛在天边云雾之中的中国作战。恐怕成本要至少翻上五十倍。
掌旗的骑手开始下达后撤的命令,特萨利重骑兵簇拥着骑射手从两翼杀出,他们惺惺作态并不真正的接近秦国的弩手部队,只是远远地实施弓箭火力掩护。
马其顿方阵的士兵,开始从最后排开始撤退,这样在前排的士兵压力便会大增,不断的长矛退出战场,仿佛一只正在与猛兽搏斗的豪猪,身上的刺在一根根脱落。
好在秦军想要向前推进,同样十分缓慢,一时之间无法形成追杀,只要阻止住了秦军的骑兵和战车就不会酿成较大的损失。
阿明斯塔的方向压力也很巨大,虽然扮演佯攻的角色,没有全力以赴进攻,但在撤退之时难免遭到城上弓箭手的打击。
当然受到重创的则是急先锋西罗斯的部队,一度托勒密认为他已经无法从城头之上撤退。
两个大队弓弩手,发现了他们试图利用绳索从城头撤退的举动,已经登上城墙的部队,只能从固定的几十条绳索处依次降下,无疑这些士兵成为了活靶子,而面对内城秦军士兵的反扑,固守绳索和云梯的士兵,是九死一生。
好在特萨利重骑兵集团很好的阻隔了秦军的骑兵机动部队,而伙伴骑兵则干扰了弩手对于撤退人员的击杀。
在一片混乱之中,进攻部队终于撤回到亚历山大之前布置的营地防御线之内,秦军虽然奋勇向前,想要一举重创敌人,但面对三道壕沟和拒马阵,亦是不能够向前一步。
也只好有序回撤至城中。
出乎意料的是西罗斯竟然能够安身而退,活着归来,仅仅受到几处轻伤,包括在右肩上中的一箭。
这个盛怒的家伙,带着箭径直冲到亚历山大的面前,几乎以一种咆哮的方式,质问为何下达撤退命令。
若不是被以阿瑞缇斯为首的近卫将军死死拖住,托勒密认为他很可能去撕咬亚历山大的衣服。
亚历山大悲悯的注视眼前发生的一起,对待西罗斯的无礼,他不发一言,只是挥了挥手手,军官将西罗斯架离现场,此刻的他的行为可以理解,值得同情,并且需要冷静。
经过粗略的统计,亚历山大的部队至少阵亡一千人以上,比例为攻城先头部队和方阵的外围士兵对半。
受到轻重伤害的人至少两千五百人以上。
这样一来,仅仅凭借一次战役,损失已经超过的亚历山大在任何一次对大帝国征服的承受总和。
除了来自印度大陆的瘟疫瘴气和帕米尔高原的消耗,他不得不承认遭遇到了强大的对手。
作为非军事人员的托勒密,自然也有自己的一番体会:“可以说战争的估量不足是主要推手,一是马其顿人低估了秦军的作战勇气,与波斯帝国和波鲁斯帝国不同,秦军不怕死的精神极大地震撼了对手,二是对于对方新式武器的茫然不知,几乎可以肯定地说这是无敌于天下的马其顿方阵遭遇到的第一次劲敌,尽管秦军采取的弩手配合重步兵的方式未能真正击败方阵,但成功大大迟滞了方阵的推进。”
而亚历山大的战场观察员们也同样给出了这样的讯息,那就是秦军的境遇似乎比马其顿人更加糟糕。
从战况来看秦军至少损失五千人以上部队,主要集中在步兵和被近距离杀死的弩手。
当然亚历山大损失了所有的重型投石机,直到暮色降临,众将领在自己的营地之中仍能见到,这些庞然大物被秦军士兵远远发射的火箭燃烧的冲天火焰映红了天空。
“这些人就像是永不疲惫的战争狂人,”阿明斯塔望着火焰的方向说道:“永远保持着拼杀的勇气。”
“派出的要求后方增兵命令,仍然没有讯息,我不知道我的母亲和亚里士多德做出最终决定是怎样的。”亚历山大说道:“眼下我们只能依靠自己进行作战。”
他面容变得严肃。
“应该不惜一切代价与他们拼个你死我活,既然他们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