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意思?你对于这个超文本协议有研究?”蒂姆本来要走的脚步,停了下来。
“研究当然有,不然怎么谈得上跟你沟通超文本技术。”李方诚笑道。
“哦?那你研究得怎样?”蒂姆将信将疑。
“当然是解决了这个问题,所以才……”
“什么??你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不可能!!!”蒂姆顿时大惊的站了起来失声道。
“联接到Internet需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操作,而网络的权限也很分明,同时网上内容的表现形式极端单调枯燥,但是却缺乏一个共同的认可条件,导致每台计算机的信息都各自独立,难以互通。”
“之前其实你已经解决了实验室的文档共享问题,不过那是小范围的局域网络,只要同出一个信号终端,修改一定的协议,就可以实现。”
“但是,真正在每一台不同端口不同协议的电脑之中要写出能被共同认可的协议,这却是需要无数次尝试和实验的问题,这也是你现在在攻克的点,没错吧?”
李方诚一口气说了一通,这才喝了一口水缓缓。
“没错,小范围的局域网计算机同出一源,彼此之间互相传递信息相对简单,可是在不同的地方,在全球任何一个角落都想做到,那就太难了!系统不同,计算机不同,都各有差异……”
“当然,这是个终极难题,好在,我也差不多解决了这个问题,所以跟你沟通一下,兴许这最后的一点问题就解决了。”李方诚放下杯子说道。
“还差一点?不知道是……哦,要不,去实验室看看?不过也不是很方便,我权限也不够……我再想想……”
蒂姆迫不及待的想要看看李方诚对于超文本协议的研究进度,这下急得有些团团转。
李方诚看在眼里,不由得在心里感到一丝温暖。
这么久以来,在商场上,就跟战场一样,利益当头,你死我活。
只要听到一丁点商机,就跟闻到腥味的鲨鱼一样,蜂涌而至!
钱,如同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
而蒂姆的反应,却是怎么找地方,怎么沟通交流,什么时候,怎么安排……
一心扑在技术上,这也是真正的技术员,研究员和学者最可爱的地方。
“不用那么麻烦,你看看,这是什么。”李方诚把放在身边的黑色包放在桌上,示意蒂姆打开。
“这是?”蒂姆疑惑不解的打开,并把东西拿了出来。
“电脑?!”蒂姆迟疑了一下:“膝上型电脑?”
“准确说,是手提电脑,我也称呼为笔记本电脑。”李方诚笑道。
“笔记本……笔记本电脑……像方便携带的笔记本,可以承载信息,也能带走,叫笔记本……好!好名字!”蒂姆拍案叫绝的笑了起来。
尤其是看到拿出来的物件之后,眼前更是一亮!
现在这种可移动办公的电脑其实并不多。
康柏于1982年11月推出了一款手提电脑,重28磅,大概是14公斤,算是最早的笔记本电脑雏形。
当然,作为蓝色巨人的IBM其实一直认为自己才是缔造了世界上第一台手提电脑的企业。
坚持认为它在1985年开发的一台名为PC Convertible的膝上电脑才是手提电脑真正意义上的开山鼻祖。
只是没想到的是,日国那边不乐意了,哪怕是IBM,但是这种可能写进电脑编年史的事情,自然也要争出来。
日国人认定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手提电脑,应该是东芝公司的T1000。
这款于在85年推出的产品,采用的是Intel 8086 CPU,512KB RAM,并带有9英寸的单色显示屏,没有硬盘,但是可以运行MS-DOS操作系统。
83年的时候,《国家电子》杂志首度提出了“手提电脑”的概念,后来这个概念又演变为“膝上型电脑”。
导致苹果,IBM,康柏等公司都推出这种产品,在米国人看来,正是“膝上型电脑”的发展催促了笔记本电脑的诞生,只是蒂姆也知道。
从严格来讲,当时日国人所开发的“移动PC”更接近于今天的笔记本电脑。更关键的是,其实手提电脑,正是在东芝T1000推出之后,相关的各种新技术和新产品才纷纷出现,市场开始全面快速的发展。
眼前的这台电脑,却跟蒂姆所见过的任何一台都不大一样。
具体哪里不一样,却也难以一言道尽。
整台电脑不是一个方块盒子的形状,而是一个特殊的比例,整体呈现长方形。
目前的手提电脑,前一半是叠起来的屏幕和键盘,后一半是大脑一样的主机部分。
整体比较方,而且高度一般有十来公分,不像眼前这台,高度不过两三公分,又没有笨重的厚盒子一般的内置。
不知道为什么,蒂姆感觉到,这才是手提……不对,笔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