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的indos 1.0系统,是第一次对个人电脑操作平台进行用户图形界面的尝试。
indos 1.0基于MS-DOS操作系统。
Microsoft indos 1.0是indos系列的第一个产品,早在三年前,也就是1985年开始发行。
当时很多人认为indos 1.0只是一个低劣的产品。当时最好的图形用户界面电脑平台是GEM。另外一个选择是Desqvie/X。
不过在一大片的DOS操作系统之中,indos 1.0中鼠标作用得到特别的重视,用户可以通过点击鼠标完成大部分的操作。
所谓的DOS操作系统,其实就是全英文界面,用键盘操作。微软早在1981年的时候就有制作了这个版本的操作系统,指导微软图形界面操作系统indos问世之后,DOS就是一个后台程序的形式出现的。就是我们后来熟知的,在开始菜单栏目里面的“运行”功能,可以通过点击“运行”输如“cmd”进入,这就是早起的DOS系统。
不过虽然indos 1.0不受用户的喜爱,但是其自带的一些简单的应用程序,包括日历、记事本、计算器等等都对这个系列产生了奠定基础的作用。
刚诞生的indos 1.0,总会让人感到它像是一个PDA,甚至可能功能还赶不上PDA,不过这在indos 1.dos 1.0的另外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允许用户同时执行多个程序,并在各个程序之间进行切换,这对于DOS来说是不可想象的。
以前都只能在一个界面上运行一个程序,indos 1.0的多程序处理,也是日后系统中永远保留的一个核心功能。
indos 1.0 可以显示256种颜色,窗口可以任意缩放,当窗口最小化的时候桌面上会有专门的空间放置这些窗口,当然,可以理解为,就是现在电脑屏幕下方的任务栏。
在indos 1.0中已经出现了控制面板,对驱动程序、虚拟内存有了明确的定义,不过功能非常有限,不像后来我们可以在这个控制面板进行系统各种原生功能的调节。
去年的新一版本的indos 2.0已经出现了。
去年12月9日,indos 2.0发布。
最初发布的时候,售价为100美元,老实说,这个价格不低。整个系统是一个基于MS-DOS操作系统、看起来像Mac OS的微软indos图形用户界面的indos版本。
但这个版本依然没有获得用户认同。之后又推出了indos 386和indos 286版本,有所改进,并为之后的indos 3.0的成功作好了技术铺垫。并且具有比indos 1.0更多的功能。
在indos2.0中,用户不但可以缩放窗口,而且可以在桌面上同时显示多个窗口,之前的1.0版本虽然能多任务,但是打开另外一个的时候,就会缩小当前的程序,相当于打开一个窗口时其他窗口必须最小化。但是2.0的版本,是可以两个程序同时在桌面上显示的,也就是现在的层叠模式。
indos 2.0的另外一个重大突破是在去年的年底,微软为indos2.0增加了386扩展模式支持,indos第一次跳出了640K基地址内存的束缚,更多的内存可以充分发挥indos的优势。
然而很可惜,耗费了微软这么大心血的2.0版本,因为售价,也因为系统的不够人性化等原因,始终没办法起到统治级的作用。
这些弊端李方诚当然都一清二楚。
现在奇迹科技要开发的,就是一个基于强大芯片之下的内存管理技术,可以更快的调动系统的性能,也可以更好的释放系统的各个性能,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在开始运行多个任务的时候,你在运行的任务系统分配更合适的内存,停用或者关闭掉其他的程序,这就是属于内存的管理技术了。
这一点在刘传志一年的研究中来说,已经取得了相当好的突破。
得益于之前刘传志一直在做的汉卡,在李方诚的要求下,多语言的支持功能也已经制作完毕,除了英文之外,还包含了中文,德语,日语等多个国家的语言。
这是一个相当大的进步,目前的操作系统都是英文版本,这对于很多国家来说,是痛苦不堪的。
其次第三点就是关于桌面图标的绘制上面,目前几乎存在的都是黑白相间的界面,这一点上也做了一定的改变,但是问题现在就出现在这里。
功能点的制作和整合都已经基本靠谱了。
但是一整个系统的构造和架设,怎么完成,至今没定论。
开放性和封闭性的权衡,一直都难以定论,李方诚也知道,这两者之间各有优点,各擅其长。
这就如同后来的indos和mac系统一样,都有各自的好处,哪个更适合,还真不好说。
针对这个问题,李方诚也跟刘传志等人商量了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