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老声音应声之后,不再说话。
屋内重新安静下来。
城外。
一番安排之后,王守仁、明中信、吴起带着学员们进了南京城直奔各部衙门。
然而,待他们来到南京城内六部门前,却只见明义正在门前,满脸笑意地望向他们。
旁边还静立着那位监察御史。
见到监察御史,王守仁一阵汗颜,一番忙碌,居然把这位仁兄给忘记了。
而监察御史则幽怨地望着他们,那副委屈模样令人捧腹。
“明义兄,你这是?”明中信上前问道。
“老公爷吩咐,你们初来乍到,可能不熟悉这儿,让我为你们带路。还有一点,就是将这位御史大人完璧归赵!”明义笑道。
王守仁与明中信瞬间秒懂,老公爷这是怕咱们初来乍到受人白眼啊!
这份情还真得领!
“好,那就替我谢过老公爷!”王守仁作为主事之人,自是要将心意表达到。
明义笑笑,表示理解心意。
“王大人!”监察御史上前冲王守仁施礼道。
王守仁就是一阵尴尬,确实不该啊,无论如何,人家是咱们的同僚,哪有能把这么一个大活人忘记的?
“王御史,您受苦了!”王守仁只好满怀歉疚地冲王御史道了一声辛苦。
估计监察御史大人也是怕他们提及他在牢狱之中的丢人表现,见过礼之后,催促着几人先行办事。
“请!”明义见众人见过礼,闪过一旁,冲王守仁一行躬身延请。
还别说,在明义的带领下,一切事务简单了许多,尤其是南京各部衙门的官员尽皆认识这位明义护卫,在言辞动作之间,给了天大的面子,而明义却是面不改色,坦然受之,仿佛这些面子应当给一般。
于是,在这明义的带领下,一应事务程序简化了很多,一下午,居然就尽数办成了。
王守仁先行到户部了解云南宜良发生地震之后,急赈的应对,同时落实后续赈灾财物。
说到此处,就不由得不说说大明赈灾的基本程序,分为急赈、报灾、勘灾、决策、审户、赈济等环节。
急赈是指灾害发生后地方实施的紧急赈济,主要包括赈粮、赈钱、施粥等措施。急赈也是救灾的第一步,可以为灾民提供维持生存最急需的物资。大明对急赈极为重视,支持临灾急赈,主张“先贷后报”、“先赈后报”。
报灾是指灾害发生后地方官向朝廷奏报灾情。而南疆这几个行省都是先行向南京陪都朝廷奏报之后,再由陪都小朝廷向北京奏报。
与报灾几乎同时,地方官就会开始踏勘灾伤工作,深入实地查看灾情,确定受灾分数,这是申请赋税实施赈恤的依据。随后转达户部,立案具奏,户部再予以派遣官员覆踏。故此,赈灾之前灾区的赈济情况,只有户部详实。
而王守仁他们还有一个职责,就是前往灾区覆踏是否实情。
决策就是根据所勘灾情确定具体的救灾方式、物资数目等。本来,决策的方式有皇帝陛下直接决策、部议上请与廷议上裁三种,但因云南宜良距京师路途遥远,故而,此次决策,弘治帝为实时赈灾,下放权利,让王守仁具体核实现场决策。
审户是指核实灾民户口,划分灾民等级,以备赈济之用。
最终就是赈济灾民。
而王守仁还必须与户部交革朝廷对此次赈灾的旨意,催促一下赈灾钱粮的到位情况,毕竟,在他领旨出京之前,朝廷已经下旨令南京户部安排此次赈灾钱粮,当然,他也带了一部分,毕竟,朝廷不能一点血也不出,这也得与南京户部商议统筹。
在明义的帮助之下,手续什么的一切顺顺利利完成,顺利得教让王守仁感觉到不可思议,进而觉得有些怪怪的,但细思之下,却又感觉不到什么。
总不能认为所有衙门都必须卡一卡咱们才算正常吧!
顺利就好!
王守仁将这感觉挥之脑后,继续向下一部进发。
兵部,是他们的第二站。
毕竟,他们在一线天的战功卓著,必须向南京兵部呈报,经由证实后,再由南京直传京师兵部,再行定赏。
又是一番忙碌,一应程序走通,为军士们将军功报了上去,回京之后,只需论功行赏即可。
随后,将一应钦差程序走通,赈灾事项安排妥当。
“终于完成了!”走出六部,王守仁长出一口气。
“大人,这还得谢谢明义兄啊,如果没有他,只怕咱们几日也无法完成啊!”明中信在旁提点道。
“啊,对,明义兄出力甚大,在此谢过!”王守仁反应过来,连忙冲明义道谢。
“不敢,不敢!”明义连忙谦让。
“明义兄,如果你再不敢,咱们可就不敢再行麻烦你了!”明中信笑道。
明义一听尴尬一笑,“明师爷说哪里话来,有什么吩咐,某必会尽力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