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言之:“似孩儿这般之言,自是不惧那孙悟空也,正可食这唐僧之肉。”这个妖王听闻,就令小妖先将唐僧煮了来吃。
悟空急阻之,言:“孩儿不可。”妖王问:“为何不可?”悟空言之:“吾近年来听汝母亲之言,须得多作此善事,故而持斋,并不食肉也。”这妖王就问:“然则父王长年持斋乎?”悟空言之:“非也,只在近年来持此斋戒,或月斋,或日斋,随心而定,不拘定则。这两日来,吾自思有持斋之思,故就持斋。待得吾之斋戒之期已过者,方可食得这唐僧肉也。”这妖王听得悟空之言,心中就起了疑心。
妖王知牛魔王平素所食者,多为人肉兽肉。自其n以来,食得数千个人矣。
纵做善事,食斋何益?且只食得几日斋,又无定则,显是随意,并无可言之功果者。
依牛魔王之性者,此显非其言也。这妖王心中生疑,就走到洞外,将六健将叫至身边,问之:“这老大王,汝等是自何方请来者?”六健将上前言之:“吾等出得火云洞,方前了几十里,就见老大王在山上打猎,就请来此。”妖王问之:“未曾至得老大王洞府之中?”众小妖言之:“未曾至得,只在装作与之。”这妖王跌足而叫:“不好,想是汝等或请了个假老大王,非是真者?”小妖听闻,各各呆痴,不知将以何对之。
这妖王冷笑而言之:“且慢,吾有一法,可试其是真是假者。”又令六健将:“汝等可暗中知会小的们,将刀枪拿起,刀出鞘,枪磨利,并安排人拿着绳索口袋,只待吾与其言之,若事不对,吾之令下,就可拿人。”众小妖得令,自去安排。
这个魔王则又至这个火云之洞中也,与悟空言之:“父王,孩儿有一事相问者,可请父王答之。”悟空言之:“是何事?孩儿尽可问来。”这妖王就言之:“前日孩儿因无事而至九霄,正逢着祖庭张先生。”悟空问之:“是张道龄否?”这妖王言之:“正是也。”悟空言之:“不知老张与孩儿所言是何事者?”这个妖王言之:“张先生为孩儿观相,见孩儿天停人停地停三停相等,甚是喜孩儿之相者。孩儿亦知这张先生是个精通子平术之有道者,欲其为孩儿看相。然孩儿忘记了出生时辰,请父王为孩儿言之。若再遇着,也好请张先生观相。”悟空听而暗思,这妖王好生克剥。
不问他者,只问此事,怎可知之?若是问神通法术,或问柴米油盐,持家之道,n之法,或可与之言。
然则此事实是不知也。悟空不知,然亦不慌者,只是将身坐定,拿出家长之势,言于这妖王:“此事为父自然知之,然则近日来因父老迈,思有不及,故而忘之。待得父王回转洞府,与汝之母亲言,则可知之,再言于孩儿知也。”这妖王一听,就知悟空是假牛魔王无疑。
只因平素里牛魔王曾言,这圣婴大王红孩儿之生辰贵不可言,有与天同寿之相,每在口边言之,从来不忘。
不想今日却以此言推托,只言不知者,怎可是真?这妖王跳开指着悟空言之:“汝是假老大王,何人所变?现出相来,必不肯饶汝。”悟空知真假已为其所识,现出本相而言之:“我的儿,好没道理,见了汝父尚有此无礼之言乎?”这妖怪一见,原是悟空所变,又羞又恼,拿红尖枪朝着悟空就刺也。
悟空以金箍棒架之而言:“我的儿,儿子打老子,须吃官司。”那妖王一声令下,众小妖拿枪拿刀上前,拿索拿袋相持,只待拿得悟空也。
悟空惧这妖怪三昧真火厉害,在洞中施展不开,就跳出了洞外,直上云端。
众小妖追至洞外,不见悟空,回与妖王:“大王,不好,这孙悟空已逃矣。”这妖王知悟空亦不好对付,言之:“由他逃去,将洞门紧闭,避这猴子再来相扰。”悟空在云端观瞧,见那妖王收阵回兵,并将其大门紧闭,想是不来追也。
片刻之间,悟空也救不得唐僧出,须再计议,就按落云头,寻沙僧来也。
沙僧正在溪边沐马,见悟空面带喜色至,言之:“大师兄,汝自何方来者?可曾救得师父否二师兄何在??”悟空言之:“尚未救得,戒也为那妖所拿,然那妖已吃了老孙一个亏,这番却是老孙占了上风。”沙僧言之:“不知大师兄占了那妖王何者之上风?”悟空言之:“那怪变做观音菩萨,赚了戒拿进洞中,捆在口袋内动弹不得。其又请牛魔王至洞nn食师父肉,老孙变做蝇蚋,听得其事,就早于半途中变为牛魔王,为那妖王所使之小妖相请,随其至得洞中。那妖王先是不知,只以老孙为牛魔王,叫了半日父王,并又叩头,其礼甚恭,想是甚是乐也。后问其生辰,方疑老孙非真。老孙这就现了真相,至得此方。”沙僧言之:“此确是大师兄胜了这个妖王也,然师父尚在其洞中者,若是不及救,只恐为那妖所食。与救师父相比,此胜实是小事也。”悟空言之:“不须忧虑,吾再请菩萨来相救,必将师父救得离了那妖之拿者。”沙僧言之:“此去南海,千山万水,纵大师兄有筋斗云者,亦不易至也。前者大师兄受伤,今已痊矣?”悟空言之:“人逢喜事精神爽,前伤早已无碍,老孙是个筋团,伤不得也。自可去请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