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玄幻魔法>名人堂之路> 152 立竿见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52 立竿见影(1 / 2)

于小春第一时间收到小斯科特发至邮箱的“进攻篮板特辑:17-18季末版”,就立马把链接复制了一遍,发到他和杨一鸣的>“这是那家智能穿戴设备公司的最新研究报告?”杨一鸣刚刚从妮娜的催眠按摩里醒来,躺在床上慢慢醒来,一边翻看手机。

“嗯,差不多吧。”因为不能暴露小斯科特的身份,于小春只好继续拿智能穿戴设备公司当挡箭牌。为了增加可信度,他又说道:“据说是他们对球员出手习惯做的一些研究,篮板球落点的统计学报告,想让你看了,从抢进攻篮板的角度测试一下数据的可靠度,你有空看看吧。”

“好,我这就看。”

1/

那天躺在床上随手点开这条链接的杨一鸣,万万没想到链接里的内容真能有立竿见影的神奇效果。说实话,于小春上次找来智能穿戴的“十场封盖秘籍”,他还非常认真地里里外外学习了一番。封盖秘籍的原理,是基于每个球员的出手习惯、进攻倾向,抓住其中可以利用的弱点,用数据统计的方式加以放大。这种方法其实和杨一鸣平常战术课的训练原理一样,只不过战术课侧重球队,而这套秘籍完全针对个人罢了。

但要说用类似的办法研究进攻篮板球,就不免有些江湖郎中招摇撞骗的味道了。

他只听过足球运动里,有的球队会研究点球大战罚球人的射门方向,期望己方守门员能借此提前做出准确的预判。但即使这样,也很少听说有哪支球队真的凭借提前做功课赢得点球大战的。直接射门尚且不好判断,篮球的篮板球通常还要经过篮筐和篮板的反弹,出手力道和角度偏差一点,最后的落点可能都是千差万别。就算这则“特辑”重点研究的是火箭队队员三分出手后的篮板球落点,那也是个巨大的样本啊。

真的会有统计学的办法能研究明白?

杨一鸣心想,这不过是技术宅男们的异想天开罢了。不过既然发过来,自己又刚刚做完按摩,体力充沛神清气爽,仿佛焕然一新重生一般,就权当闲时的读物,看个乐子吧!

可他没想到他无聊随便看的“进攻篮板特辑:季末版”,居然第二天就派上了用场!

在达拉斯休整了一天,火箭队在3月12日的晚上挑战独行侠队。独行侠早没有了赛季初每支对手都要啃一啃斗志,球队从老板库班往下,大抵已经认准了摆烂求乐透区高顺位的“目标”,面对全联盟第一的火箭,球赛还没开打就要缴械投降。这倒是正好合了德安东尼教练“韬光养晦”的策略,他让内内、莱恩-安德森、德里克-罗斯、詹姆斯-哈登四位主力轮休,由保罗独挑大梁,对阵独行侠,杨一鸣获得32分钟登场时间。

2/

杨一鸣平常的出场时间在26分钟左右,进攻篮板数据为场均0.9个,即一般一场比赛可以抢到一个进攻篮板。但没想到这场比赛半场尚未打完,他居然已经收下三个进攻篮板了。

第一个进攻篮板来自第一节,完全属于他个人努力拼搏的结果。保罗和卡佩拉在上线挡拆,保罗成功吸引到双人包夹,卡佩拉直插篮下。保罗怎会放过这种良机,从两个人缝中塞出一记击地,卡佩拉接球借势转身,双手灌筐!

可大概是这球来得太过容易,卡佩拉的扣篮居然砸在篮筐后沿,篮球一半入筐又弹了出来!好在杨一鸣足够机警,他照惯例从另外一侧沿底线顺下,从空中摘下弹飞的篮球,不等人落地,就打板补篮投进!

第一个进攻篮板。

但这个进攻篮板和“特辑”的内容并没有多少关系,除了来的时间有点早,其实还是靠杨一鸣他自己的积极性才抢下来,符合平常他大多数进攻篮板的模式——队友投篮后的冲抢,靠身体爆发力和优秀的临时调校能力虎口夺食。

所以当拿到本场第一个进攻篮板数据时,杨一鸣也还是没有把前一晚看过的内容当一回事。他和队友继续持续给独行侠施压,在第一节还剩1分钟时,火箭投中三分,领先优势来到两位数。独行侠的JJ巴里亚试图还以颜色不中,火箭进攻时间还剩下7秒,由杰拉德-格林推进过半场!

跟着格林一齐快下的杨一鸣这时脑海中突然闪过前晚温习的内容:杰拉德-格林的接球直接出手三分有很高准心,方向和力道通常都拿捏得很好。但如果只运球后干拔三分,往往在空中的调整时间过长,力道反而偏大,争抢进攻篮板时可以提前抢占弹道的反方向…

想到这,杨一鸣抬眼看下对面球框上方的计时器,时间迫近4秒,格林过半场时被对手阻挠了一下,变向过人浪费了半秒钟。等他到达三分线外,再想突破上篮,所剩时间已经不足!

杨一鸣猜想格林也一定意识到了紧迫局势,他笃定队友会抢投三分。说时迟那时快,杨一鸣确定这个念头,脚下提速,一个健步杀到独行侠禁区里。格林要出手的位置是右侧45度,如果研究成立,他出手力度偏大,这球就会弹到篮筐左侧45度的位置…

而独行侠的队员还没来得及回防,此时禁区里空空如也,只有上一回合留下的替补中锋诺伦斯-诺尔在驻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