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能用不到一天的时间,就拿下耀州城,实实是令本王深深佩服啊。”
一旁的索尼亦是一脸欣喜笑容,他紧接着说道:“肃亲王,现在唐军袭取了耀州城,多尔衮必定再无法向盛京进军,我等却可喘口气了。再过几天大雪封路,多尔衮就算布置好了海城与辽阳的城防,却也再无力北上进攻盛京,我等却可安枕无忧矣。”
豪格连连点头:“索尼你说得对,现在多尔衮已是焦头烂额,顾头不顾腚,再也无力对盛京城发动进攻,我等却可好好喘口气了。”
他说到这里,却还是对索尼叮嘱了一句道:“索尼,现在虽然多尔衮不再进攻,但我们还是要好好珍惜这段难得的时间,把城防整顿好,让盛京城作好更完善彻底的守备工作,以免将来多尔衮再次进攻时,象现在这样惊惶失措。”
索尼立刻抱拳拱手:“是,肃亲王你放心吧,我与鳌拜二人,一定把盛京城守备事宜给办好,保证整个盛京城给您守得有如铁桶一般。”
两天后,多尔衮统领大军,一路返回辽阳。
此时的他,一脸疲惫,满心厌烦,见到出城迎接的群臣,他强打精神与他们打招呼,然后便令多铎再领两万兵马,径往海城布防,另外的八万大军,则全部就地驻防,以防唐军可能的进攻。
多尔衮能清楚地感觉到,自已这番命令一下,下面的将领虽然各各应诺去执行任务,但是各人的精气神,却是远比先前去攻盛京时萎顿了许多。
见此情景,多尔衮心下更是气恼,却只能在表面上装出平静的模样。
一个更大的问题,从现在开始,一直横亘在他心头,那就是,现在的唐军,哪怕一直不进攻,仅仅是一直盘桓在耀州之地,那么,有如一把尖刀插在自已后背的他们,将来到底会如何行动,而自已又到底该如何应对他们,这真是一个巨大而难解的问题。
一时间,多尔衮心下烦乱无比,却又无可奈何,并没有真正解决的办法。
他悲哀地想道,也许,现在的自已,真的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而更让多尔衮想不到的事情,在两天后发生了。
原来,在返回辽阳后,多铎立刻依多尔衮之命,率两万兵马,急急南下赶往海城。
原本以为,他会是一帆风顺没有任何波折,却没有想到,在来到了离海城不过数十里的甘泉堡外,还未过土河,便见得有两名清军哨骑,纵马飞驰而来。
他们打马飞奔,沿途溅起雪泥无数,却是步伐不敢稍歇,仿佛有极重要的事情要急急禀报一般。
见他们这般模样,多铎心中疑甚,遂立刻派人上前去把他们叫过来,好生询问一番。
那两人见到多铎部兵马,立刻随着来人过来,一同来参见禀报多铎。在离多铎五步外止住马匹,立着喘着粗气大声向多铎禀报。
“禀豫亲王,大事不好了!有数千名唐军骑兵从南面大肆前来,看情势,倒象是准备进攻海城一般,巴喇玛梅勒章京为防海城有失,方急急派我等北上求援,还请豫亲王尽快率部入援,以免唐军趁我军兵力空虚攻打海城啊。”
听到哨骑的禀报,豫亲王多铎顿时眉头紧皱,脸上的表情十分难看,心下对海城的局面,一时时充满了忧虑。
他知道,巴喇玛是代善之子,原本就是心猿意马的代善,为了两头投注,才令巴喇玛等人投靠在多尔衮之处。
所以巴喇玛等人的正红旗兵马,到底有多少可靠性,会不会在唐军大兵压境之际便反水献城,却是十分值得怀疑的。
由此可见,如果自已不能及时赶赴的话,巴喇玛这样首鼠两端的家伙,极可能会迅速投敌。
没想到啊,没想到唐军才攻下耀州,便迅速北上进攻海城,李啸这家伙,行动实在是果断而狠辣,倒是实实大出自已意外,此人用兵之术,实是远出自已之上啊……
在多铎这般疑神疑鬼乱想之际,这名哨骑又从怀里扣摸出一封信来,毕恭毕敬地递给多铎。
多铎接过这封被汗水濡得半湿充满了汗臭的信件,打开一看,果见巴喇玛亲笔求援之信,而信上所说的内容,也与这名哨骑说得完全一致。
多铎看到这里,再不犹豫,立刻大声道:“全军听令,立刻向海城全速开进,务必尽快进入海城,以免唐军前来夺城。“
“嗻,奴才遵令!“
多铎此令方下,全军立刻收拢队形,成一字纵列,向海城疾速进发。而那两名唐军哨骑,则自是在前面开路引领。
两万大军一路前行,约行了一个多时辰后,便见到已冻成一条玉带的土河,多铎毫不犹豫,下令全军从土河上的浮桥尽速渡过,以尽快赶往海城。
不料在前军出发不久,多铎心头,忽觉一阵莫名纠结。久历战阵的他,不知道为什么,在心中忽然有种极其不祥的感觉,仿佛自已此去,正要去踏入一个敌军早已设伏好的陷阱一般。
因为他知道,渡过土河,还要再经过约二里长的白狼谷,才能最终到达海城北门。那么,现在的情况下,要是万一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