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都市言情>凝眸> 十四 交大(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十四 交大(二)(1 / 2)

杜适看完,转脸问谭居正:“什么事遣返回家?”

谭居正朝橱窗前那堆人努了努嘴,“刚才还说呢,是为句歌词惹的祸。你想想,唱遍世界的《国际歌》有错么?这同学只是说里面‘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这句,跟另首歌里的‘他是人民大救星’有矛盾,说后一句‘有违反唯物史观的宗教色彩’,在班上挨批了些日子,硬不服,才得的这结果。”

“他这人,真可惜了呢。”旁边一位微叹了一下,“我跟他同舍。他离开宿舍下楼的时候,我本想送去到校门口,可系里来押送的人不让,说楼下有车。他就这么提起衣物走了。别人是没注意到,这张纸大概是他午饭后贴出来的。临走还这么倔劲。”

话毕,另一位接道,“说来也是,他是聪明过顶,又不服硬,不知道大丈夫能伸能曲的道理,把自己耽误了。”

“不然,”谭居正插话进来,“他是从自己的价值观出发,走上了自己的路。这是他脱俗的取舍,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精神在他身上的回归。苏格拉底的结果是饮鸩自杀。他这一去,最后的结果是什么,难说。”

一堆人的眼光,不约而同地落在谭居正身上,他见自己成了注意的中心,诡异的一个冷笑,留下一句“如此而已” ,转身走了。

杜适心里发沉。他想,“两句歌词间的矛盾是明摆的,即便是热动力系拿捏这位同学命运的那些人,也无法从哲理上给出解释。这位同学无非是想到并说了出来,而且不屈于强筑罪名,便落得失了学籍。” 他转而又想,“交大的众多学子里,不乏有思想敏锐,头角不俗的才俊。这样的同学,在风华正茂之年被断了学程,实在可惜。”

他对自己,开始有种道不明的困惑,他回想起汉中东城门那里土台子上的“神兵” ,是那么的和蔼与亲民,又回想起当年汉中全城那么的欢乐,自己那么满身热汗地扭秧歌,跟着游行队伍齐唱“五星红旗高高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人们是那么的发自肺腑的欢畅。。。。。。可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同学间的清纯无猜渐渐的变少,耳里的“驯服工具” ,“汇报” ,“交心” , 渐渐的变多,自己的思想,有种被引领,被整齐,被划一的感觉,他开始了不适应。对自己,他曾心里自辩,不是录适曾说的“野马” ,也不想做他说的“好马” ,他觉那“好马”其实是驯马,他不愿被“驯” ,他愿做良马,良驹。良在有自己的良知和头脑,自己的头脑不愿成他人的跑马场。谭居正的思想,曾在他这里有共鸣,但他性格里的婉约,不愿意谭居正的棱角分明或下意识的卖弄。他和谭居正两人间,有种若即若离的味道,“即” 在谭的旖旎无束自由思想,“离”在他自己学业上弄不过谭居正而生的暗忌心里,和谭居正时而并非有意的卖派表现。但他自感在骨子里对谭的感觉,是“即” 多于“离” 。

杜适下午回到教室,见班里同学已经热闹议论了许久,才知道谭居正已经把上午的所见带回到了班上。对被遣送回乡的热动力系那位同学,多数人都抱同情。对两首歌词有无矛盾,则看法不一。谭居正的看法具代表性,认为有。生活干事张惠民的观点相反,认为无。

争论中,杜适心里的看法在谭居正一方,但他不愿介入。因为他从上午所见中感到,在这方面,已经无需再去认真理会了。

“王杜适。” 坐在杜适前排的上海女生陆倩如侧过身来,“的格问题蛮有意思!里厢有哲学噢。伊啦讲弗清爽,侬啥个看法。讲讲听好勿啦?”

杜适微微失笑,于是玩笑地学她的腔调,“侬个话阿啦听弗清,侬讲普通话好勿啦?”

陆倩如也笑了,嗔杜适一眼,用普通话说:“什么伽利略,罗马教廷,又什么苏格拉底,天文的,哲学的,谭居正知道的好多哟!”

“他讲的这些人和事,你知道么?杜适轻声问。”

“不清楚才问你的么。你呢?”

“我也是,既然都不清楚,就由他们辩去呗,听听热闹就是了。” 杜适其实知道点,知道一点罗马教廷和苏格拉底之间的事,但后者最后怎么走上饮鸩自杀之路不清楚。

“好像两边人都有道理,你赞成那边?”

“各有各的理,不好一下说谁对谁错。”

“总起来说呢?谁对?”

“你就别给我出题目了,我不想在这上动脑筋,知道动也白动。”

“啧啧!谭居正学问好多哟。”陆倩如说完,回转身过去。

见陆倩如这样,杜适忽然记起“孤芳自赏”这几个字。这是谭居正在人后说陆倩如的话,而且在班里颇得认同。陆倩如学业平平,容貌在全系女生中虽说不上第一,但装束后的美却无人比得上。她的像由电影化妆师给梳结在头顶的一团乌发,让人不禁想她每天得花多少时间在发型上。加上她的大小长短合宜的一幅璀璨的耳坠,流动的眼神,时而微扬宽松式衣袂露出的肥白的臂弯,往往引得一些男生的眼光落在她冶丽的身上。女生若是过艳,男生往往有种“扎”的感觉。她像朵带刺的玫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