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三下午,高伯兴返回平原县城,向诸人讲述了这次出战的过程,并要求赵宽等人前往吴桥县驻扎。
邓谦沉思一阵,问道:“高百户,你们解救出了多少青壮?”
“没有具体登记,不过绝不少于五千人。”
“城内有多少粮食?”
高伯兴模糊的回答道:“具体数量我不清楚,不过不少。”他知道高大力能兑换粮食,城内绝不会断粮的。
邓谦又质问道:“为什么不将他们送回平原县城呢?”
高伯兴解释道:“他们皆要步行,若是建奴追击,很难逃脱,我们人少,无力保护这么多的百姓;若是凭吴桥县城自保,安全性高一些。”
邓谦遗憾的说道:“唉,高千户这次算错了,吴桥县城的位置太重要了,简直是一根大钉子,对建奴威胁很大,建奴岂能容他在吴桥县城立足?”
高伯兴笑道:“哈哈,坚守吴桥县城没有你们想的那么难,城池坚固,四门有瓮城,外部有护城河,城内几千青壮,再加上诸位官兵,比济南城都难攻克。”
赵宽反驳道:“邓副使说的没错,我估计,建奴宁愿放弃围攻德州城,也一定要战领吴桥县城,必定是不死不休。”
高伯兴被赵宽的话吓了一跳,急问道:“为什么?”
邓谦反问道:“建奴围攻德州城,唯一敢去救援的只有高千户了,若是放弃围攻德州,全力围攻吴桥县城,高百户感觉有谁敢去救援吴桥县城呢?”
众人心想,天下绝无人敢去救援。
赵宽补充道:“建奴若是攻克了吴桥县城,消灭了高千户,返回头来,德州便会被轻松而下了。”
“为什么?”
赵宽说道:“若是建奴放弃围攻德州后,则德州守军至少有很大一部分会逃离的,甚至会全部逃离的,至少高起潜部是不敢继续待在德州,也不敢去救援吴桥县城。”
邓谦伤心的说道:“赵百户说的没错,高千户失策了,这次绝对是引火烧身;其实建奴只需对吴桥县围而不攻,对德州城围三缺一,便能大获全胜,德州城和吴桥县城将皆为建奴的囊中之物了,局势也将更加不利。”
复明问道:“那此前建奴为什么把德州城围的水泄不通呢?提前采取围三缺一之策,不早就战领德州了吗?这是何苦呢?”
邓谦反问道:“提前采取围三缺一的办法?若是高千户等人进入城内,建奴还能拿下德州城吗?”他猜的没错,不过多尔衮围困德州城,还有一个目的是作为诱饵,吸引高大力来支援,他便有夺取利器的机会。
高伯振问道:“那是不是立即通知高千户南下呢?”
赵宽失望的说道:“来不及了,估计今晚建奴就已包围了吴桥县城,唯一的办法是我们快速前去支援。”
高伯兴心想,若是吴桥县城被包围,高大力等人骑兵太少,很难冲出包围圈,且高大力未必愿意舍弃那些被救下的青壮而独自突围,肯定会坚守吴桥县城,而他们全是骑兵,可里应外合,在建奴立足未稳时,快速冲进城去,于是说道:“好,那我们快速启程,全速赶路。”
赵宽坚定的命令道:“加紧准备,一刻钟后启程。”
复明、魏克勇等人没有犹豫,立即下去准备;他们把希望押在了高大力身上,现在只能知难而上了,否则,再次背叛,谁都救不了他们,除非投靠颜继祖巡抚,可是现在根本不能确定颜巡抚是否敢收留他们。
邓谦并没有如他预料的那样一起北上,而是选择留在了平原县城,高伯兴非常愤怒。
邓谦对大局的判断没错,只是不知道高大力系统的存在,不知道高大力根本不缺粮食,还认为高大力等几千人,而粮食不足,建奴只需围而不攻,很快便崩溃了,因此他错失了交好高大力的机会,并永远不再被高大力所接纳,这是后话了。
不过站在邓谦的位置上考虑,他不能做无谓的牺牲,必须保全山东最后的这点兵马;不支援吴桥县城,无可厚非,只是高大力等人心里接受不了。
高伯兴又问宋世杰道:“张队长是留在这里还是去吴桥县?”
宋世杰说道:“高百户,我的责任是保护高千户的安全,肯定要去吴桥县了!”
高伯兴非常高兴,笑道:“好兄弟,走,快去预备吧!”
两人并肩走出邓谦的大帐,高伯兴打趣的问道:“不用给宋巡按写信了?”
“邓副使一定会写的,且写的更详细,我就没必要写了,再说了,吴桥县兵力紧张,多一个人,就多一份胜算,节省一什送信的骑兵也是好事。”
高伯兴并没有太在意吴桥县城的事,不过在众人皆认为高大力生死攸关之时,宋世杰依然坚定的与他们站在一起,还是很让高伯兴很感动的,他明明可以留在安全的平原县城。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同样没有对比,哪来的感动?宋世杰和邓谦两人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选择,这就是明显的对比,邓谦的选择大大出乎高伯兴的意料,官府之人果然靠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