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
北回归线附近的温带落叶阔叶林,因为自然的变化,而呈现出一片萧索的景象,原本郁郁葱葱的树木,此时叶子都已纷纷飘落,尚未落下的叶子,也日益变得枯黄起来。
炎黄部落之中,大部分氏族春天播种下的粟和糜子已经收获了,而小部分氏族的冬小麦也已然播种了下去,长出了大约手指长的麦苗,贮备着力量,准备扛过寒冷漫长的冬天,在春天时重新萌发。
几个月前差不多被烧成了一片白地的王都,此时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般的变化,在所有人辛苦努力下,各个氏族越冬所必须的房屋已然建成了,虽然仓促建造起来的房子看上去有些粗糙,但在火炕的帮助下,度过冬天却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不过,哪怕已经恢复了大半建筑的王都,看上去还是有些空旷,十二个王都氏族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就去了四个,这种损失,没有数十年的生聚,只怕是难以恢复的,但王都剩下的八个氏族却对此是乐见其成的,在他们看来,就算把王族的那一大片地方空出来,光是华胥、缫丝和有熊那三个氏族空出来的空间,就足够他们未来几十年的扩张了,以前一个氏族人口过多了,因为王都的空间有限就只能分出一部分,建立分支氏族,现在,有了这么大的空间,就不必如此了。
而令八个王都氏族颇为心疼的是,因为之前的愤怒,他们一把火烧了华胥三族的住地,砍了华胥三族的族人,却没有将三族的那些独到技艺弄到手里,这损失着实有些大,尤其是缫丝氏族的缫丝织布以及制作麻布的技艺的丢失,只怕在很长一段时间了,部落之中就不会再见到像之前那般精美的丝布了,他们也要损失不少的收益了。
但他们还是有信心,能够让王都在两年之内,恢复到之前的繁盛,毕竟,除了王都之外,整个部落就只有镇苗城和镇白城这两处可以用来交易的地方了,而镇苗城和镇白城所能依靠的不过是实力大损的王族和实力弱小的小联盟,王都之中的氏族想要大量的交易,还是要依靠王都。更何况,王都还有着黄帝庙这个让各个氏族每隔三四年就必须聚集过来的存在。
王都人信心十足,可他们并不知道的是,在距离他们不远处的二等氏族,一个可以部分取代王都交易场所职能的存在,已经平稳的运行了几个月了,在小联盟的撮合之下,十三个二等氏族,已经共同建立起了一座小城,借着豆腐、小麦和酒水这几样在其他氏族眼中十分珍贵的东西,这座小城迅速的取得了周围氏族的信任,成为了王都丧失交易功能的这几个月来的新市场,在可以想见的未来,就算只能留住一半的氏族,也足以分流王都不少的人流量。
而在他们更远处的东方,镇苗城这个被他们之前看不起的存在,则做的更多,走的更远。
毕竟,十三个二等氏族再怎么有能量,再怎么有小联盟的支持,也不可能有足够的青铜器具拿出来作为交易物品。但镇苗城这个在建成时就作为青铜主要出产地的城池就不一样了,因为不需要将大量的矿石熔炼成青铜锭送往王都了,他们就可以大量生产青铜器具,和其他氏族进行交易了,所以,镇苗城的影响力,逐渐的变大,在得知了王都在最近几个月,甚至最近一两年内都可能无法恢复的传闻之后,为了提高效率,大部分的氏族在需要交易青铜器具时,都会直接选择前往镇苗城,而不是前往王都,尤其是在这些氏族周围有氏族带回王都真的无法进行交易的消息之后,这种风潮便越演越烈。
若只是交易青铜器具的话,那就算能威胁到王都作为交易市场的存在,也不可能进一步威胁王都的中心位置,但镇苗城之中建起的那座新的黄帝庙,却无疑已经动摇了王都的位置。
关于这座新的黄帝庙,还有不少的故事。
一开始,这不过只是镇苗城附近几个氏族因为不忿,所以产生的一个念头而已,但不知怎么,这个消息却传到了镇苗城的城副高松耳中,于是,高松便派人联系了附近十几个氏族以及镇苗城中的那些盟友氏族,一起去向高复提出在镇苗城中建起一座黄帝庙的建议。
理由也很简单,王都的黄帝庙已经被后羿那个叛贼纵火烧毁了,而王都人现在需要加紧时间建造他们越冬的房子,肯定没有时间去建造黄帝庙,所以,为了不使黄帝初祖连个栖身的地方都没有,不如由镇苗城中没有繁重建造任务的他们来建造这间黄帝庙,大不了以后王都的黄帝庙建起来之后,只将镇苗城的这间当做是分祠就是了。
面对这么光明正大的要求,面对高松以及二三十个氏族的联名请愿,高复自然不好再反对,反而要因为对黄帝的尊敬之心,大力的支持。
于是,这间黄帝庙便以最快的速度建设了起来,在建成并正式宣布接受诸多氏族敬拜的那一日,附近三日路程内的氏族差不多都将族中祭祀派来了,就算祭祀年纪实在太大,难以远行的氏族,也派出了祭祀的传承者或者少族长,前来祭祀黄帝。
而随之这个消息的传播,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更是每天都有新的氏族祭祀前来,发展到后来,甚至连王都附近的氏族,都有人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