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真空”的宇宙中,根据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会在瞬间凭空产生一对正反虚粒子,然后瞬间消失,以符合能量守恒。在黑洞视界之外也不例外。斯蒂芬·威廉·霍金推想,如果在黑洞外产生的虚粒子对,其中一个被吸引进去,而另一个逃逸的情况。如果是这样,那个逃逸的粒子获得了能量,也不需要跟其相反的粒子湮灭,可以逃逸到无限远。在外界看就像黑洞发射粒子一样。这个猜想中的辐射被命名为“霍金辐射”。由于它是向外带去能量,所以它是吸收了一部分黑洞的能量,黑洞的质量也会渐渐变小,消失;它也向外带去信息,所以不违反信息定律。
根据霍金辐射理论我们知道:黑洞的质量越小,温度越高,辐射也越强。显然,蒸发只有对微型黑洞来说才有特别的影响,而微型黑洞的温度是很高的。在黑洞中,质量越大的黑洞,温度越低,蒸发的越慢;质量越小的黑洞,温度越高,蒸发的也越快。
对于微型黑洞来说,温度非常之高,可达千万开甚至上亿开,随着蒸发的加剧,质量丢失的很快,温度会迅猛地上升,随着温度上升的加快,质量丢失的就更厉害,这种过程会以疯狂的形式演变,最终黑洞被摧毁,以猛烈的爆发而告终,所有粒子都得到了大赦。
对于星系中心的巨型黑洞来说,其蒸发的过程将远远超出宇宙的年龄,假定宇宙有足够长的寿命,并且不回缩,那么这类黑洞最终也还是要蒸发掉。不过这类黑洞目前还是吸积远大于蒸发,以吸积为主。只有当宇宙后来的温度降到比这类黑洞的温度还低时,它们才开始以蒸发为主。然而这个过程太慢长了,等到它们开始蒸发,也将远远超出宇宙的年龄,而它们要蒸发完毕,大约要十的九十九次方年……
他在国内首屈一指的天文物理研究站的其中一个观测站里向各大学前来参观的物理系研究生们解释着银幕上展示的黑洞理论。就在这时他的脑袋里突然一股巨疼,只见他的身体直直的倒了下去。亏得站在前排的几位学生见状及时扶了一把。同学们发现老师已经昏厥了过去,三两个同学合力把他抬去了研究站的医务室。经过一阵的急救措施后还不见其醒来。研究站的医务人员又将他送去附近的一所大型医院。
研究站的站长在得知此消息后立刻联系了他的亲属。
他的妻子在第一时间接到通知并赶往了医院。妻子来到了他的病房已经泣不成声。此时医生还在病房内对他做一些身体的检查工作。医生见她进来便问道:“你是病人家属?”她回答道:“是!我丈夫怎么了?”
医生说:“你丈夫是心源性昏厥。有心脏病的可能性。现在还没有完全恢复意识,我们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目前没有生命危险。你可以和病人多说说话,有助于意识的恢复”。说完后,医生笔直的朝门外走去。
妻子看向病床上的丈夫轻声道:“咱们都一把年纪了,也是时候享享清福了。研究院的工作你也该交给他们年轻人了。你想想咱们的凌儿,她的天赋不比你差,有的研究你就让她去帮你好了。你的身体已经不如从前那样健朗,我们俩老口也应该过几天清闲的日子吧。”说到这里她的眼眶已经湿润。
她还记得他们初次相遇的场景,那是在一个仲夏的清晨。在大学的校园里,她赶去听一名著名教授的讲堂。就在教室门口迎面而来的是一个戴着眼镜看上去弱不禁风的男同学。她好奇的看着他,那个男同学也看向了她,顿时男同学有些害羞的闪躲着她的视线扭转了头,径直向教授的课堂中走去。
她看了看时间,发现已经快迟到了。便紧跟在刚才那个男同学的后面走进了教室。
教授即刻也来到教室,看见他们两个便轻声道:“你们两个赶紧找位置坐下吧”。此时教室里已经坐满了各个年级的学生和部分大学老师。雷明教授是当时国内知名的天文物理学专家。来听课的学生大都是男同学居多,也是在这方面学科比较感兴趣的同学。雷明教授也是校方特地请来做专业讲授的特约教授。慕名而来的学生很多,也包括一些相关专业的学校老师。
她应声赶忙坐在了那位男同学的后面一排。
“关于暗物质的猜想,弗里茨·兹威基是先驱者”雷教授随即引出了话题。
“兹威基估算了后发座星系团内部大概有多少星系,这些星系总共有多大的质量,同时能提供多大的引力。他发现这个引力根本支撑不了外围星系旋转的速度。那么高的速度,那些星系都应该被甩出去才对。兹威基非常相信自己计算的准确性,他提出,星系团内部必定还有一些我们看不到的物质,提供了额外的引力。此后天文学家们陆续考察了别的星系团,结果每个星系团都有同样的现象。”
暗物质是理论上提出的可能存在于宇宙中的一种不可见的物质,它可能是宇宙物质的主要组成部分,但又不属于构成可见天体的任何一种目前已知的物质。大量天文学观测中发现的疑似违反牛顿万有引力的现象可以在假设暗物质存在的前提下得到很好的解释。现代天文学通过天体的运动、引力透镜效应、宇宙的大尺度结构的形成、微波背景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