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宫——神武殿。
庞大明亮的宫殿之内,朝臣分列两端,而在两列之前,则各有三个席位,此刻,这六个席位之上,各端坐着一个个气息浑然的人物。
左侧三人为三公,分别是太师张天浩,太傅周启,太保李博弈。
三人都是儒门的代表人物,其中太师张天浩更是儒门圣师,领袖群儒的灵魂人物;而太傅周启则是太学之主,门生故吏遍布朝野;至于太保李博弈虽然名声不显,却是儒门首席护教,实力恐怖。
右侧三人为武将,为首的本应是刘旸亲舅大将军曹峮,不过大将军暂时镇守边疆,还未回归,因此朝堂之中由武恩将军、皇室宗亲刘宣为首;其次是左将军邓懈以及右将军郑公翁。
这六人,便是当前朝堂内最大的六股势力,不过,在当年文帝借儒压武,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理念以后,朝堂权利逐渐被儒门掌控。
文帝非但没有看到儒门与武林门派、世家门阀的对峙,反而大权旁落,儒武合谋大汉基业,最终积郁而亡。
即便经过武帝的改革,权利曾一度掌控在武帝手中,但在武帝身亡后,儒门一瞬便再次夺回了这些权利,再次权倾朝野,即便是三大将军也只能勉强抗衡。
所以,现今的朝堂之中,以儒门为主,不管是武将还是皇帝,都要受到打压。
但此刻殿内,最受关注的不是这六位权势滔天的人物,而是其后五个不满十八岁,年龄不等的少年。
这五人,皆身穿赤色单龙衣,昂首挺胸,气质不凡,正是武帝其他子嗣。
武帝一生有九子三女,刘旸为三子,乃皇后所出,被尊为太子。
大皇子之母出生将门,而大皇子则常年在北疆镇守,已经数年未归。
二皇子之母出生候门,他则入宗门学习,因武帝死的突然,也没来得及赶回。
四皇子之母出生世家,此刻四皇子正站在诸皇子之首,对于皇位更是呈现出不加掩饰的渴望。
五皇子之母乃蜀中望族,在武帝亡后,五皇子便赶回蜀中,号蜀王,只等圣旨颁布,便要一统蜀中,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其他几位皇子更加年幼,但背后都有各方势力支持,他们留在皇都,也都对于皇位有一丝觊觎之心,即便他们没有,但各方背后的势力可是希望推举出一位心向自己的皇帝。
比如当年的文帝,便将儒门一举捧起,另其短短几十年便成为问鼎人间顶峰的庞大势力。
而他们,也想让自家所属彻底辉煌。
“如今我已不是前世的穷吊丝,现在我是大汉皇朝的太子,即将继位的储君。
即便我身处危境,权力被限制,但我也是这天底下最尊贵的人,在此刻,绝对不能露怯!”
刘旸早已赶到侧殿,静静观察了一阵殿内纷乱的状况,缓缓直起身子,挺起胸膛,迈开大步,从侧殿走了出来。
……
“太子殿下到!”
一道尖锐的声音在大殿内响起,吸引到群臣的目光,随着刘旸出现,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刘旸身上。
“臣等拜见太子殿下!”
大殿内,群臣拱了拱手上的笏板,稀稀拉拉的喊道,一个个脸上并无尊敬,反而有几分不屑。
数百年前太祖立国之日,便有神秘卜词——汉中再兴,汉九而终。
大汉皇朝经平帝兴道,慧帝崇佛,殇帝而朝乱,熙皇中兴,应验了卜词‘汉中再兴’。
而如今,随着第八代汉天子武帝突然亡故,这一代,就是预言中的第九代,也便是卜词中大汉天命终结的一代。
虽然大汉皇族一力避谣,此前更有武帝威压武林,镇压儒门再兴汉室,但随着武帝亡故,汉室式微,再加上天灾人祸不断,已经被认定这是大汉的回光返照。
这第九代天子,也自然被许多人不放在心上,甚至有些人已经准备乘着水凉之前抽身而退,甚至给大汉皇室致命一击,为新主献上一份大礼。
还有一些则希望在大汉亡前,捧新主,从而赚取一笔资历,为自己将来做晋身之资,乃至将大汉皇朝剩余的价值榨干,食其尸,养肥自己。
但不管心中都有何算盘,无疑,都不会心向刘旸,甚至都已经懒的掩饰。
“众卿免礼!”面对如此情景,刘旸心中暗怒,但表面上却是笑呵呵的扶了扶手。
“国不可一日无主,既然殿下已到,那我们便来论论该哪位皇子继位吧?”
突然,一个身穿朱红官袍的中年人出列说道。
“说得不错,我以为二皇子恭顺温良,必是一代明君,我提议由二皇子继承皇位!”
有人附和,根本没有去理会龙台上脸色铁青的刘旸。
“四皇子惊才绝艳,武德兼备,当是首选!”又一个朝臣出列,反驳道。
“大皇子文武双全,又是长子方为正统!”整个朝堂顿时吵成一片,平日里一个个高傲、显赫的官员争的面红耳赤。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