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是碧玉。
碧玉零星散布于苏红图火山岩带及其外侧戈壁滩中。
以棕褐色为主,少部分呈红、绿、黄等色。
其石质细腻坚硬,不透明,内部结构构造均一,少有不同颜色的条纹。
其原岩多呈脉状充填于熔岩的各种裂隙内,故石体形态常较简单拙朴,有时裂成小碎块。
块度一般为5-20厘米,大者逾0.5米。
少部分产于熔岩气孔、空洞中者,常呈种种奇美大方的造型而出神入化,小块碧玉有时形成惟妙惟肖的象形石。
第十二是老皮碧玉。
老皮碧玉是指那些具有浓厚的褐红、褐黑色老包浆的碧玉,它们集中分布于银根北侧的火山岩带低山区,少量赋存于苏红图以西和乌拉特玛瑙湖等地。
其原岩以褐色碧玉居多,红、绿碧玉较少。
以山形景观石和抽象石为主,部分象形石。
块度多在5-50厘米,偶达1米左右。
老皮碧玉以粗犷大气、拙朴雄奇的造型,苍古醇厚、浓墨重彩的老石皮,以及博大遒劲的气韵而倍受石界尊崇。
第十三是蜂巢石。
蜂巢石广泛分布于苏红图火山岩带及其附近,为气孔状玄武岩、安山岩的风蚀产物,呈红、褐、灰、黑色,表面光洁,外形婉转曲折,玲珑跌宕,孔洞相连,走水通烟,气韵苍古。
块度通常为10-30厘米,外形有时状物似兽,但更多呈现奇峰异峦。
当气孔中充填有各色玛瑙杏仁体时,则别具一番韵味,当地牧民称之为“富贵石”。
第十四是黄石燧。
此种造型石仅赋存于阿拉善北部小亚干等地,为元古代大理岩中风化脱落的燧石团块,石色姜黄、褐黄,部分赭褐色,凝重古朴,质细而坚,击之金声。
体态瘦、透、漏,富于曲线变化,玲珑典雅,颇具中国古典赏石的审美特征,一般块度5-20厘米,部分可独石雅赏,多数适宜制作盆景。
第十五是千层石。
千层石零星散布于阿拉善元古界分布区,原岩为硅质条带白云石大理岩。
石中微透明的硅质条带与蓝灰色白云石相间排列,频繁更迭,构成细密华美的层状韵律。
因差异风化,造就了外形参差错落,奇异俏美,千姿百态的千层石。
偶有白色石英细脉穿插者,状似飞瀑流泉,更平添几分灵气,成为难得的景观石,其块度多在10-30厘米。
第十六是蛋白石。
20世纪70年代,闫总在阿拉善右旗塔木素早白垩世沉积层中曾发现层状、透镜状蛋白石,在雅干等地亦见脉状蛋白石。
近年产自写拉特地区的蛋白石,又称“阴山雪玉”,多成团块状产出,白——青白色,质地细密,常混杂有灰黑色泥炭质,块度一般10——30厘米。
第十七是杂石。
阿拉善戈壁石品种繁杂,除上述16个主要亚种外,还零星见有一些不同岩性、不同美学特征的石类,闫总将它们暂统归杂石亚种。
如玻璃玛瑙、柏枝玛瑙、黄层纹玛瑙、玛瑙珠、黑辉质板岩戈壁石(牧民称之“黑碧玉”)、石英岩、杂石大理岩、石灰岩和砂岩质戈壁石等。
闫总特别指出,阿拉善戈壁石的多样性,远比他对其亚种所作的划分更为复杂。
不仅杂石亚种将来可能进一步分化,还可能有新亚种的发现,特别是在地下开采过程中。
以往的实践还表明,有时会出现不同亚种共生在同一方观赏石上的现象,如玛瑙与碧玉共生,云纹玛瑙与菊花玛瑙共生,甚至玛瑙与水晶共生等。
对阿拉善戈壁石从科学和美学角度进行合理分类,不仅是对其进行研究和认识的重要内容,更是赏析鉴评、价格评估的基础,还将指导对其进一步的寻找、开发和利用,乃至促进理论研究的升华。
人们对阿拉善戈壁石有着更新的期待,闫总也期待着阿拉善戈壁石新亚种的发现。
这阿拉善戈壁滩奇石确实够多的,九龙对闫总的详细介绍表示感谢,然后把手机玛瑙心图片发给闫总看,问他见过这种类型的吗?
闫总好奇地看了半天:“你这方玛瑙是哪里的?我怎么没有见过。”
九龙回答是巴西玛瑙后,闫总回答:“确实难得,这种情况,是万里挑一了,你要好好珍惜。”
九龙表示感谢,然后站起身来,仔细参观杜会长馆里的奇石。
杜会长十分注重奇石馆的布置,基本上是一石一架,单独展示,在石头边往往还会摆放些盒栽,和石头一刚一柔,相映成趣。
杜会长打完电话,走了进来,他指着里面的一方沙漠漆问九龙像什么?
此石高约30厘米、长约50厘米,通体金黄,动感强烈,颇像一头“舞动的雄狮”。
“雄狮吧,杜会长问我这么简单的问题,应该有用意吧。”
像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