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牧秦宜虎视眈眈,三十万大军集中在八百里秦川,逼迫曹操西行。
该说的都说了,秦宜率扬州大军走了,天寒地冻没有人愿意待在野地里。曹操心里清楚,秦宜没有攻打长安,不代表扬州军没有能力攻城,等待春暖花开时节就不好说了。
没有人愿意跟秦宜开战,这是曹操集团一致意见。
用扬州牧秦宜的话说,三十万不够本州可以动用五十万,你让曹操情何以堪!以前打不过秦宜,现在实力减弱了,更不是他的对手。
扬州牧秦宜有没有虚张声势不知道,但他有隐藏实力的恶劣行径,曹操认为秦宜有可能拿出五十万大军。
曹操以及他的集团不想冒险,那么,剩下一途只能往西走。
而且秦宜给曹操一张欧亚大陆示意图,这对曹操集团格外重要,不至于出去之后两眼一抹黑。
虽说秦宜的做法有些另类,能消灭对手而不动手,却让曹操离开本土往西走。无论曹操还是其他文武官员,对于秦宜这种做法非常意外,将心比心,换成曹操简直不可能。
虽说是被人赶着走,怎么说也算给曹操集团留了一条活路。
秦宜是真心为曹操着想,大汉之外的欧亚大陆上,几大势力标注的很清楚,如果曹操不想与他们发生对抗,有太多的地方可以安身。
据秦宜说,最好的地方要走到最西边,接近海边那个位置,土地肥沃,与中原地区差不多。
好归好,就是路途太远,老曹年纪也不小了,雄心随之减弱。既然西面有太多的无主土地,曹操觉着欺负一些土著太简单了,剩下的就看土地环境是不是入了曹操法眼。
秦宜还承诺,只要曹操过了碎叶城,扬州兵马不会继续向前,大家相安无事。
好吧,以前不知道外面的情况,窝在中原互相乱战,若早知道的话,出去创出一番天地,其实也不错。只要称王,在哪里都一样嘛。
秦宜说欧洲土地肥沃,其用意很明显,他真的很希望曹操或者刘备去欧洲搅和一番,可惜人家曹操不上当。
后来的结局也的确如此,无论是曹操还是刘备,都没有往西走太远。倒是年轻的马超野心勃勃,带着族人继续西行,欲征服欧洲。
欧洲啊如果欧洲突然出现一股外来势力,一场血腥恐怕免不了。
秦宜无限歪歪,他心中一直有个大计划,希望得到落实。凭什么中原被外族祸祸,让欧洲乱一乱,热闹一下是不是很有趣?
把曹操、刘备赶出去骚扰西部大陆,这点力量远远不够,不是还有草原人嘛,都赶过去凑凑热闹,不信搅不乱欧洲大陆。
八百里秦川突然失去了硝烟,无论是刘备还是曹操,大家都在忙,忙着为远行做准备。
不是他们甘愿如此,而是不得不如此,背井离乡可不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情。
面对强大的扬州兵马,即便曹操与刘备联合起来对抗秦宜,恐怕也不是对手,更何况他俩根本尿不到一块去,不互相厮杀就很不错了。
想要生存,他们必须按照秦宜指出的道路走。
天气略微转暖,刘备先一步启程,率领军队、百姓向西而去。
之所以刘备能够先行一步,那也依仗马超是当地人,有号召力,而且不缺战马以及运输所需要的牲口。
想要在一个陌生地建立政权,没有足够的人口简直不可想象,所以,刘玄德利用各种手段,甚至不择手段搜刮人口,行进的队伍滚雪球一样壮大。
刘备在曹操西面,又是先行一步,所以有优势。
倒是后走一步的曹操,跟在刘备后面,有点吃残羹剩饭的意思。
所以,曹操的手段要激烈的多,撒出军队抢人、抢牲口、抢粮食。到了这一步没有人讲什么道义,只要达到目的,什么都可以干。曹操大军所过之处,那就是烧、杀、抢,而后驱赶人群往西行。
为了让西部人口愿意跟随大军西行,曹操甚至散播谣言,说扬州大军就要来了,要杀光所有人,不走就要死光光。对曹操而已,散布谣言制造恐慌属于轻车熟路,非常拿手,也取得了不小的效果。
过咸阳、扶风、陈仓、天水,刘备十万大军成了先锋,裹挟着数十万人滚滚向西。在他身后,曹操也要走这条路,至于后面是不是分岔走,看情况吧。
西部才有多点人口,哪里经得住两轮搜刮?大军过后,西域已经是荒无人烟。
所谓的羌,只是当时羌族的一个居住范围,还是处于部落部族散居的状态,有一定的游牧风气,军事上时聚是散,生活生产上是很分散的。刘备、曹操行动突然,被洗劫在所难免,即便想聚集人马反击,也是力不从心。前面刘备掠走一批,削弱了他们的力量,等到曹操大军又来掠夺,羌族能不倒霉吗?
既然曹操、刘备都选择跑路,战争就没有必要继续下去,蜀地周瑜那一路兵马出祁山待命,等曹操大军走过去之后,缓缓跟在曹操大军后面监视。而大部分军队开始收尾,清理漏之鱼。